
澳洲最大超市連鎖Woolworths第三季度銷售額超預期 價格調整推動銷量增長
澳洲最大超市集團Woolworths於周四公布的第三季度銷售業績好於市場預期。儘管生活成本壓力持續影響消費者,但透過降價策略推動核心雜貨業務的銷量提升,展現出強韌的市場表現。
Woolworths佔據澳洲超過三分之一的雜貨銷售份額。該結果顯示,在通脹降溫限制了價格調整能力、市場競爭激烈且消費者越來越精打細算的情況下,零售業仍能保持一定的韌性。
Woolworths集團行政總裁Amanda Bardwell表示:「儘管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前景仍不明朗,我們在這些領域持續取得進展,並將在八月的全年業績發佈時提供更詳細的更新。」
截至3月31日止季度,Woolworths錄得總銷售額173.1億澳元(約110.9億美元),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66.4億澳元,較去年同期的167.7億澳元增長3.2%。
其中,公司的利潤主力——澳洲食品業務銷售額上升3.6%至130.5億澳元,得益於強勁的電子商務表現及降價策略。這標誌著在第二季度因配送中心17天罷工導致貨架空缺、顧客流失至競爭對手的困境後的回升。
食品零售業務(不包括煙草)的平均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0.5%,是連續第五個季度下跌。Woolworths持續降價,目的是留住預算有限的消費者。
電子商務季度銷售額同比大增15.7%,達22億澳元。
此外,該季度昆士蘭及北新南威爾士地區遭遇嚴重降雨,導致庫存損失增加、運輸成本上升及Hervey Bay分店受損,額外支出估計達2000萬至2500萬澳元。
編者評論:
Woolworths此次業績反映出在通脹壓力減弱但消費者購買力仍受限的環境下,零售商必須靈活調整價格策略以吸引顧客。該集團選擇降價以刺激銷量,雖然短期內可能壓縮利潤空間,但長遠看有助於鞏固市場份額和消費者忠誠度。這種策略在經濟不確定時期尤為重要,因為消費者更傾向於尋找性價比高的商品。
此外,Woolworths電子商務銷售的強勁增長突顯出線上購物模式已成為零售業不可忽視的增長引擎。疫情後消費習慣的改變使得超市必須加大對數字化渠道的投入,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購物需求。
然而,天氣帶來的意外成本提醒我們,極端氣候事件對供應鏈和營運造成的衝擊不可忽視。未來零售商在規劃業務時,需更多考慮氣候風險管理和彈性策略。
總括而言,Woolworths的業績展現了澳洲零售業在挑戰中尋找機遇的能力。對香港消費者和零售企業來說,這也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案例:在經濟壓力下,靈活調整價格和加強線上服務,是維持競爭力的關鍵。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