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寶品牌Pandora積極擴展美國市場,CEO稱需求依然強勁
倫敦/哥本哈根消息——珠寶製造商Pandora(OTC代碼:PNDRY)近期在美國市場持續擴大市佔率,該公司行政總裁Alexander Lacik週三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儘管美國可能實施的關稅風險或會影響消費需求,Pandora仍計劃繼續投資,爭取更多新客戶。
Lacik指出:「美國整體消費者對這類產品的需求並非特別強勁,但對Pandora品牌的需求非常旺盛。」他在Pandora週二公布財報後接受訪問時如此表示。
不過他也坦言,若美國對多國商品實施嚴厲關稅,情況或會改變。「如果關稅真的回來,且美國整體需求因此下滑,我們當然得重新考慮策略。不過就目前而言,我們仍然全力以赴,因為策略奏效。」
第一季度中,美國市場佔Pandora營收約32%,同期該地區同店銷售額增長11%,是品牌表現最強勁的主要市場。
由於Pandora在泰國設有兩家工廠,生產其著名的串飾手鏈和項鍊,美國對泰國徵收37%「互惠」關稅,將使Pandora每年成本增加數千萬美元。
Lacik表示,他歡迎美中兩國計劃於週六在日內瓦舉行的貿易談判,期望能帶來貿易穩定。
在去年10月及今年4月分別調漲平均5%及4%價格以應對銀價上漲後,Pandora尚未決定是否進一步加價。Lacik說:「可能會全球調整價格,也可能只針對美國市場,我現在還不確定。」他強調Pandora將維持相對競爭對手「親民」的價格定位。
Pandora仍計劃於明年在越南開設新工廠。Lacik指出,美國勞工成本高昂且缺乏專業工匠,難以在當地保持生產利潤,「即使美國關稅很高,我大概也不會改變供應鏈策略。」
—
編輯評論:Pandora的美國策略與供應鏈風險分析
Pandora在美國市場的強勁表現顯示,品牌力和產品吸引力在當地消費者中仍具競爭優勢。Lacik強調即使面對不利的關稅環境,公司也堅持現有供應鏈策略,這反映出Pandora對其泰國生產基地的信心和成本控制能力。然而,這種策略同時也帶來風險,一旦美國關稅政策嚴重升級,增加的成本將壓縮利潤空間,且Pandora加價空間有限,因為其定價策略主打「親民」。
此外,品牌選擇在越南擴產,顯示其尋求勞動力成本更低且具備一定製造技術的替代地點,這是全球供應鏈多元化趨勢的縮影。越南廠的設立也有助於抵禦未來可能的關稅風險。
從市場角度看,Pandora在美國的11%同店銷售增長相當亮眼,顯示消費者對中價位珠寶的需求依然強勁。這可能與Pandora成功塑造的品牌形象和多元化產品線有關,尤其是在年輕及中產階層消費者中有一定吸引力。
然而,Pandora的未來成長仍需密切關注全球貿易政策變動、原材料價格波動及市場競爭態勢。品牌如何在保持價格親民的同時,平衡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將是關鍵。對香港消費者而言,Pandora的國際策略也反映出全球品牌如何在多變經濟環境中尋求穩定成長的典範,值得業界和投資者持續關注。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