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恒指高開73點 創科揚逾4% 百勝中國績後受壓
美國科技股的業績超出預期,推動納斯達克指數在1日上升1.5%,道瓊斯指數則上升83點或0.2%。隨著美國與中國在貿易問題上的接觸,港股早市高開。恒生指數高開73點或0.3%,報22,192點;國企指數高開23點或0.3%,報8,100點;恒生科技指數高開24點或0.5%,報5,112點。出口股創科(00669.HK)高開4.1%,而家電股海爾智家(06690.HK)亦有良好表現。
《大行》建銀國際料恒指短期於22,000點上下波動 籲採區間交易策略
建銀國際發表的港股策略報告指出,過去一個月,恒指、國企指數及恒生科技指數的跌幅介乎6%至10%之間。在恒生綜合行業指數中,多數行業板塊表現下滑,醫療保健和公用事業板塊則表現最佳,分別上漲6%和2%;工業和資訊科技板塊則表現最差,分別下跌8%和7%。截至本月,公用事業和必需性消費表現突出,漲幅分別達到3%和1%。由於「對等關稅」等因素,建銀國際建議投資者採取區間交易策略。
《大行》中金列出2025年首季南向資金流入最多個股名單(表)
中金公司發表報告,列出了2025年首季南向資金流入最多的個股名單(基於互聯互通十大活躍個股):阿里巴巴(09988.HK)流入769.5億港元,持股市值達1,693億港元;騰訊(00700.HK)469.9億港元,市值4,956億港元;中移動(00941.HK)182億港元,市值2,445億港元;中芯國際(00981.HK)則顯示出強勁的資金流入。
《大行》中金:內地公募基金首季對港股持倉比例再創新高 騰訊、阿里及中芯等最受青睞
中金公司報告指出,自今年初以來,中國資產市場,特別是港股,經歷了一波由DeepSeek引發的「氣勢如虹」的敘事重估,恒生科技指數的漲幅一度超過40%。同期南向資金超出預期地大幅買入,特別是在3月之後,成為驅動港股反彈的主力。即使近期因為關稅風險引發的市場波動,南向資金依然保持強勢,自年初以來的四個月內,南向淨流入的規模持續增長,顯示出投資者對港股的信心。
—
在這些報導中,我們可以看到港股市場的表現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美國科技股的強勁表現不僅提振了市場情緒,還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此外,南向資金的流入顯示出內地資金對港股的青睞,這可能是由於投資者對未來市場的樂觀預期所驅動。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市場面臨貿易風險,南向資金仍然保持穩定的流入,這可能意味著投資者對港股的基本面依然持正面看法。
然而,市場的波動性仍然不容忽視,建銀國際的報告建議投資者採取區間交易策略,這表明投資者需謹慎行事,尤其是在面對潛在的經濟變數和政策風險的情況下。未來幾個月,隨著經濟數據的公布及政策的調整,港股市場可能會出現新的機會和挑戰,投資者應持續關注。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