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港股迎來下半場:AI革命重塑估值,三重故事推動戴維斯雙擊
在全球資本市場局勢風雲變幻之際,港股市場正踏入價值重估的重要階段。中信證券最新報告指出,宏觀經濟復甦、人工智能(AI)產業革命及市場結構優化三大核心驅動力,將推動港股在下半年延續反彈走勢,預計第四季度有望實現估值與盈利的「戴維斯雙擊」。
一、宏觀韌性為市場築起安全邊際
面對中美貿易摩擦的挑戰,港股展現出獨特的抗風險能力。數據顯示,2024年港股企業來自美洲的收入佔比降至1.8%,較2018年峰值下降3個百分點。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中,只有14%企業的美洲收入超過10%,遠低於A股市場。
這種「去美洲化」的結構性變化,加上港股市場以地產和消費為主導,兩者權重合計超過40%,使港股在人民幣資產配置中更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貿易摩擦下,生物科技、新能源車等24個細分行業仍實現盈利預測上調,彰顯中國企業強大的適應與成長能力。
二、AI革命重塑科技股估值邏輯
中國版ChatGPT——DeepSeek的問世,正在改寫港股科技股的價值故事。與美股的漸進式發展不同,港股科技巨頭在AI應用落地上展現出「中國速度」,如騰訊、阿里巴巴僅用三個月便完成全業務線AI改造。
借鑒美股經驗,微軟、谷歌等科技巨頭在加大AI資本支出後,經營效率顯著提升,帶來持續超預期的盈利表現。當前港股科技板塊動態市盈率僅16.8倍,處於歷史26.2%的低位,而資本開支預期相較AI革命前已上調35%,暗示下半年盈利超預期成為大概率事件。
三、市場生態優化吸引全球資金
港股正經歷質的升級。2024年第一季度,IPO和再融資規模同比分別激增280.6%和437.3%,比亞迪海外擴張、小米造車等戰略級融資案例頻現。儘管恒生綜指動態市盈率僅10.5倍,但日均成交額維持在2447億港元高位,顯示市場流動性充足。
南向資金增持空間達3394億港元,配合外匯儲備可能入市的增量預期,形成強大資金支撐。更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區域基金近期回流港股,未平倉賣空比例連續六周下降,市場做空壓力明顯減弱。
四、行業配置把握六大主線
下半年投資機遇將圍繞產業變革主線展開:互聯網巨頭受益AI效率革命;創新藥板塊迎來醫保談判與出海雙重催化;智能家居、AR及VR等新消費場景加速落地;保險板塊受益資產端改善展現強β特性;銀行和電信等高股息資產作為防禦底倉;政策利好推動地產估值修復機會。
其中,科技與醫藥板塊的「戴維斯雙擊」潛力最大,互聯網龍頭和CXO企業盈利預測上調空間分別達28%和35%。
在這場百年未有的產業變革中,港股市場正站在新周期起點。隨著AI技術紅利的釋放、制度改革深化及全球資本重新配置,兼具估值優勢與成長彈性的港股,有望成為下半年全球資本市場的關鍵勝負手。
中信證券提醒投資者,應重點關注第三季度政策窗口期及第四季度業績驗證期,抓緊結構性行情演進的節奏。
—
評論與啟示
這份報告從宏觀經濟、科技創新及市場結構三個層面,細緻剖析了港股市場的潛在機遇,尤其強調AI革命對科技股估值的推動作用,及港股企業「去美洲化」的戰略調整,提升了市場的抗風險能力。這些觀點對於香港投資者來說,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港股的中長期價值重估邏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港股科技巨頭在AI落地速度上遠超美國同行,這種「中國速度」不僅體現了本土企業的敏捷與創新,也預示著未來盈利能力可能有更大突破。相比之下,美股科技股的估值已相對高企,港股科技板塊的低估值和高成長預期形成鮮明對比,令人期待。
此外,市場流動性充裕、資金面活躍,南向資金和外匯儲備潛在入市力量,以及賣空動能下降,都為港股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這些因素共同構築了一個較為健康且穩定的市場生態,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入場時機。
然而,投資者亦需警惕潛在風險,如全球宏觀經濟波動、地緣政治風險、以及AI技術商業化的不確定性。港股市場雖有估值優勢,但結構性調整仍需時間,政策變動亦可能帶來短期波動。
總括而言,這份報告不僅為港股市場的下半年走勢提供了理論支撐,更啟發投資者要從多維度審視市場機遇與挑戰,靈活把握政策窗口與業績驗證期,從而實現資產的穩健增值。對於香港市場來說,AI革命或將成為新一輪資本熱潮的核心引擎,值得密切關注與深入研究。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根據網上資料所翻譯及撰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類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