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深海採礦TMC遭抨擊 股價暴漲或泡沫?




冰山研究對TMC金屬公司持空倉態度,質疑深海採礦前景

投資網站Investing.com報道,專門做空研究的冰山研究(Iceberg Research)近日對TMC金屬公司(The Metals Company Inc,納斯達克代碼:TMC)展開做空行動。TMC是一家市值約17.3億美元的深海採礦企業,計劃在海床深約4,000至6,000米處開採含錳、鎳、鈷及銅的多金屬結核。自今年初以來,受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鼓勵深海勘探的刺激,TMC股價暴漲285%。

然而,冰山研究指出TMC與其前身Nautilus Minerals存在諸多相似風險。TMC現任行政總裁Gerard Barron曾是Nautilus的投資者。Nautilus因運營成本由每噸70美元飆升至192美元,最終申請債權人保護,被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形容為「徹底失敗」的項目。

TMC至今未公開完整的預可行性研究報告(PFS),該報告是評估礦產儲量的重要文件。公司曾於2024年11月聲稱已完成PFS,但後來坦承仍在等待專家審批。

冰山研究批評TMC的財務預測,指其依據的是2021年由小型顧問公司撰寫的初步「初步評估」(IA),其中包含多項不切實際的假設。經重新評估後,冰山研究估算TMC的淨現值(NPV)為負7.21億美元,較TMC預計的68億美元淨現值低逾111%。

此外,冰山研究指出TMC的成本假設存在嚴重不一致。TMC估計海上總成本(包括資本支出、營運成本及維持資本)為每噸36美元,但供應商Allseas報價高達每噸136至170美元,貴3.8至4.8倍。第三方加工費用亦被低估,TMC預計為每噸76美元,而供應商PAMCO則擬收取每噸120美元,高出57%。

再者,鎳和鈷價格自高峰以來已平均下跌超過64%,而這兩種金屬正逐漸被鋰鐵磷酸鹽(LFP)電池取代。多個鎳礦因市場疲軟而關閉,只有銅價自TMC上市後有所上升。

冰山研究亦質疑TMC對回收率的預期。TMC假設可用傳統工藝回收結核中95%的鎳,但類似鎳礦項目通常只能達到約83%的回收率。

研究團隊還批評TMC在2021年IA中使用9%的折現率,僅比陸上鎳礦項目高1%,未有充分反映深海採礦的前所未有風險,包括操作難度、設備故障、岸上加工經濟性未證實,以及未來政策可能逆轉的風險。

冰山研究更關注TMC與其海上合作夥伴Allseas的關係,指Allseas持有自己的深海勘探牌照,有可能獨立開展業務。

最後,冰山研究批評TMC管理層,指出CEO Barron的薪酬是同類公司中位數的8倍以上,且Barron與其他內部人士同時向TMC提供高息信貸。

記者評論:深海採礦的光環背後,風險與泡沫並存

TMC股價今年以來的瘋狂上升,表面上反映市場對綠色能源金屬需求的樂觀預期,但冰山研究的詳細調查揭示出深海採礦行業面臨的諸多潛在陷阱。首先,TMC尚未完成關鍵的預可行性研究,卻已憑藉初步評估大肆宣傳,這種過度樂觀的財務假設與現實供應商報價的巨大差距,令人質疑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其次,深海採礦本身是一項技術挑戰極大、成本高昂的領域,尚未有成熟的商業先例成功運作。TMC的折現率設定過低,忽視了運營風險與政策不確定性,反映出管理層對風險的評估過於樂觀,甚至可能存在誤導投資者的嫌疑。

第三,金屬價格波動尤其是鎳和鈷的價格大幅回落,對TMC營收預期構成嚴重打擊。隨著電池技術改變,市場需求結構也在變化,深海採礦是否能在未來競爭中佔據優勢仍是未知數。

此外,管理層高薪與內部高息貸款的安排,讓人擔心公司治理問題,這在高風險新興產業尤為重要。

整體而言,TMC的案例提醒投資者,當前市場對「綠色礦產」的熱潮中,理性評估技術可行性、成本結構和市場風險至關重要。深海採礦尚處於探索階段,未來十年能否成為主流供應來源仍需時間驗證。投資者應保持警惕,避免被短期炒作情緒所蒙蔽,審慎判斷背後的真實價值。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

✈️ Trip.com「內地快閃」機票+酒店半價

【每週二 10 AM】 立即領取 半價優惠代碼
最高減 HK$500,CP 值極高,先到先得!

立即搶優惠 🔗

✨🎱 Instagram留言 →

AI即回覆下期六合彩預測

🧠 AI 根據統計數據即時生成分析

💬 只要留言,AI就會即刻覆你心水組合

🎁 完!全!免!費!快啲嚟玩!

IG 貼文示意圖 AI 即時回覆示意圖

下期頭獎號碼

📲 去 Instagram 即刻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