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晨會精華:海外雲端巨頭資本開支大幅增長,聚焦三大投資方向
在今日的券商晨會上,市場普遍關注海外雲端服務商資本開支的強勁增長趨勢,並提出三大重點投資方向。中信建投指出,北美四大雲端巨頭今年第一季財報顯示,資本開支持續高速增長,反映出人工智能需求依然旺盛。四大雲廠合計資本開支達773億美元,同比增長62%。展望2025年,這些公司對資本開支預期保持樂觀,Google、亞馬遜和微軟均維持年初指引不變,而Meta更將全年資本開支預估由先前600億至650億美元調高至640億至720億美元,打消市場對北美雲端資本開支的疑慮。隨著年報和一季報數據陸續公布,通信行業中以光模組為代表的海外算力鏈表現突出,國產算力和物聯網通信模組亦表現不俗。中信建投建議重點關注三方面:一是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增長強勁且估值偏低的股票;二是優質的紅利資產如電信運營商;三是需求有望逐步回升,業績和估值可能修復的軍工通信及海纜板塊。
中金公司則認為,短期內市場行情主要呈現紅利股與科技成長股的輪動格局。從行業角度看,短期受惠於紅利板塊和科技成長股;中長期則需關注關稅談判和國內刺激政策的明確性,兩者相互影響。具體來說,國內需求中,泛消費和順周期的地產基建板塊高度依賴政策刺激,門檻較高;相反,科技互聯網、新消費及國產替代不完全依賴刺激政策,是長期利好方向。科技硬件、家電、機械及家庭用品等需求主要來自美國以外的海外市場,這些行業在海外已有一定市佔率與競爭力,結構性機會逐步顯現,但需要精選個股。另一方面,集裝運輸、航空貨運及醫用耗材等主要依賴美國市場且轉口渠道有限、議價能力弱的板塊,或面臨較大衝擊。
華泰證券指出,隨著進入第二季度,房地產行業增量政策窗口逐步打開,結合更積極的宏觀政策及財政政策調整,後續需密切關注具體政策落地的節奏。展望未來,一線城市政策彈性較大,市場更看好以一線城市為代表的核心城市復甦節奏,特別是那些在相關區域擁有土地儲備或新獲資源的房企,預計其估值將逐步修復。
昨日市場表現強勁,全天高開高走迎來節後開門紅,創業板指領漲,滬指收盤重回3300點上方。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34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668億元。板塊方面,可控核聚變、稀土永磁、鴻蒙系統、CPO等板塊漲幅居前,銀行股等少數板塊下跌。最終滬指上漲1.13%,深成指漲1.84%,創業板指漲1.97%。
—
評論與啟示:科技與政策雙輪驅動,投資者應聚焦結構性機遇
這次券商晨會的分析清晰展示了當前市場的兩大驅動力:一是海外科技巨頭的資本開支持續高速成長,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領域,二是國內宏觀政策逐步轉向積極,尤其是在房地產等傳統行業的政策支持逐漸明朗。這種科技與政策的雙重推動,為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結構性投資機會。
中信建投對海外雲端巨頭的關注,凸顯了科技硬體及通信基礎設施在未來數年內的投資價值,尤其是光模組和物聯網通信模組等細分領域,這些是AI和大數據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長線成長邏輯明確。中金公司提醒投資者要注意紅利股與科技成長股的市場輪動,並強調國內需求結構的變化,提示投資者在挑選標的時要更加精細化,避免盲目追逐短期刺激政策。華泰證券對房地產行業的樂觀看法則反映出政策紅利開始逐漸滲透到核心城市,這對於長期持有相關房企股票的投資者是個利好信號。
總體而言,投資者應該在全球科技創新和國內政策支持的雙重背景下,尋找估值合理、業績穩健且具備長期成長潛力的企業。尤其是聚焦於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這些未來科技基石,以及受益於政策推動的核心城市房地產企業,將可能在未來市場中取得優勢。這種多角度、多層次的投資策略,能有效分散風險並把握新興機遇,值得市場參與者深思與借鑒。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根據網上資料所翻譯及撰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類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