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及歐洲國家將推動措施 保護歐洲鋼鐵業免受中國進口衝擊
法國政府發言人索菲·普里馬斯(Sophie Primas)於週四表示,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將積極尋求措施,以保護歐洲鋼鐵產業免受中國鋼鐵進口的衝擊。
普里馬斯的回應是針對鋼鐵製造商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宣布將因歐洲鋼鐵業危機,在法國七個工廠裁減約600個職位。
她在接受CNews/Europe1訪問時表示:「我們已採取初步措施,特別是在配額問題上,推動引入中國鋼鐵配額,但我們必須走得更遠,法國正站在最前線。」
歐洲的鋼鐵製造商正面臨能源價格高企和來自中國廉價進口的競爭,同時出口到美國的關稅也有所增加,令情況更為嚴峻。
普里馬斯指出,中國鋼鐵過剩生產是導致歐洲鋼鐵業競爭力下降的部分原因。
安賽樂米塔爾法國北部在週三向工會理事會發出的聲明中表示,公司已經「實施所有可能的短期調整措施,但現在必須考慮重新組織,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確保未來的競爭力」。
安賽樂米塔爾的裁員措施緊隨競爭對手塔塔鋼鐵(Tata Steel)早前宣布將削減荷蘭大型工廠約20%職位的計劃。
安賽樂米塔爾的裁員決定亦引來批評,因為該公司在法國政府推動部分地區再工業化的背景下,曾獲得政府資助支持。
法國上法蘭西大區(Hauts de France)主席哈維爾·貝特朗(Xavier Bertrand)表示:「我們一直努力爭取政府和歐盟支持安賽樂米塔爾的脫碳融資,這對公司至關重要。」
他在社交平台X上說:「現在是時候讓集團告訴我們,這些投資何時會落實。」
—
評論與分析
歐洲鋼鐵業面對的挑戰,從能源價格飆升到來自中國的大量低價鋼鐵進口,形成了多重壓力。法國政府和歐盟積極尋求透過配額和貿易保護措施來捍衛本地產業,反映出全球化市場中,開放政策與本土產業保護之間的矛盾。
然而,這種保護主義措施能否真正解決根本問題,仍有待觀察。中國鋼鐵產能過剩是結構性問題,短期配額限制或許能緩解衝擊,但長遠來看,歐洲鋼鐵業需要在技術創新、提高能源效率及轉型綠色製造方面下更大功夫,才能維持競爭力。
此外,安賽樂米塔爾獲得政府資助卻仍需裁員的情況,暴露出再工業化政策與市場現實之間的張力。政府資金支持固然重要,但企業策略和市場適應力才是持續發展的關鍵。地方政府的呼籲要求公司明確投資計劃,也反映出社會對於產業未來的焦慮和期待。
總括而言,歐洲鋼鐵業的困境不僅是經濟問題,更牽涉到全球貿易格局、環保政策與社會就業的多重挑戰。未來的解決方案必須兼顧市場開放與本地產業保護,並推動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突破瓶頸。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