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汽車業對稀土磁鐵短缺陷入全面恐慌
德國磁鐵製造商Magnosphere的行政總裁Frank Eckard近日接到大量求助電話。汽車製造商及零件供應商因中國限制稀土磁鐵出口,導致供應短缺,急於尋找替代來源。部分客戶更直言若未能及時取得備用磁鐵,工廠將於七月中旬停產。「整個汽車行業陷入全面恐慌,願意支付任何價格。」Eckard說。
汽車高層再度召開戰情室,擔心中國嚴格的稀土磁鐵出口管制會癱瘓生產。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五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意讓稀土礦物及磁鐵出口美國。美中貿易團隊定於週一在倫敦舉行談判。
業界憂慮稀土短缺可能引發五年內第三次重大供應鏈衝擊。2021至2023年間半導體短缺已令數百萬輛汽車生產計劃受阻,2020年疫情期間工廠亦曾停擺數週。這些危機促使業界加強供應鏈策略,優先確保關鍵零件有備用供應,重新評估以節省成本但風險較高的即時庫存管理。
不過Eckard表示,從他接到的求助電話看來,「沒有人從過去學到教訓」。此次稀土瓶頸加劇,業界可選擇有限,因中國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難以撼動。汽車生產線的命運,掌握在審批出口許可的中國官員手中,數百份申請正被審核。
歐洲汽車零件供應商協會CLEPA指出,已有多家歐洲供應商工廠停產,更多停工將陸續發生。CLEPA秘書長Benjamin Krieger警告:「遲早這問題會波及所有人。」
現代汽車在多個零件都使用含稀土的馬達,例如車側後視鏡、音響喇叭、油泵、雨刷及燃油洩漏和制動感應器等。據顧問公司AlixPartners,全球約70%稀土礦產自中國,該國掌控85%精煉能力及約90%稀土金屬合金及磁鐵生產。國際能源署指出,平均一輛電動車用約0.5公斤稀土元素,燃油車用量約為一半。
中國過去曾多次利用稀土出口限制作為籌碼,如2010年與日本的爭端期間限制出口,日本被迫尋找替代供應,到2018年中國對日稀土出口已降至58%。NioCorp礦業公司行政總裁Mark Smith說:「中國隨時可玩稀土牌。」汽車業界一直嘗試減少對中國稀土磁鐵依賴,甚至研發不含稀土元素的磁鐵,但大多數技術尚需數年才能達到大規模生產。
Aptiv供應鏈管理主管Joseph Palmieri在底特律一個會議上說:「真正的挑戰是找出中國以外的替代方案。」
通用汽車、寶馬及大型供應商如ZF和BorgWarner都在研發低或零稀土含量的馬達,但尚未大規模生產以降低成本。歐盟推動《關鍵原材料法案》促進本土稀土供應,但美國智庫Rhodium Group高級顧問Noah Barkin認為進展不夠快。
即使已開發出市場化產品,仍難以在價格上與中國製造商競爭。德國金屬專家Heraeus的磁鐵回收業務聯合主管David Bender表示,該業務運作僅1%產能,若銷售未提升,明年將面臨關閉。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的Niron公司研發無稀土磁鐵,已吸引通用、Stellantis及Magna等投資超過2.5億美元,計劃於2029年啟動10億美元工廠。英國Warwick Acoustics研發出無稀土揚聲器,預計今年稍後將搭載於豪華車型,正與十多家汽車廠商洽談,預計五年內才會在主流車型上普及。
在尋求長遠解決方案同時,汽車廠正急於避免即將停工。汽車廠需確認哪些供應商及其上游供應鏈需要出口許可。以賓士為例,正與供應商商討建立稀土備貨庫存。分析師指出,限制可能迫使汽車廠缺某些零件先行組裝,待零件到貨再完成,就像半導體危機時的應對方式。
汽車業對中國的依賴不止於稀土元素。歐盟2024年報告指出,中國控制全球19種關鍵原材料超過半數供應,包括錳、石墨及鋁等。供應鏈專家Andy Leyland警告,任何一種材料都可能成為中國的籌碼,「這只是一記警告。」
—
評論與啟示
這篇報道揭示汽車業面對的稀土供應危機,折射出全球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的結構性問題。過去五年,汽車業已歷經疫情封鎖、半導體短缺兩次重創,卻未能有效分散風險,反映行業在供應鏈韌性建設上的不足。中國作為稀土資源霸主,利用出口管制作為地緣政治和經濟籌碼,讓全球供應鏈岌岌可危。
汽車業的反應顯示,短期內難有替代方案,只有依賴中國出口許可與有限庫存應急。長遠來看,歐盟及美國推動本土稀土開採和新技術研發,是必經之路,但投入與產出間的時間差讓業界短期難以喘息。
此外,這也提醒香港及全球媒體及投資者,供應鏈風險不僅是疫情或技術問題,更是國際政治博弈的前線。企業與政府需加強合作,推動多元化供應及技術革新,減少「一國獨大」帶來的脆弱性。
從消費者角度,稀土危機或將推高汽車成本,甚至影響車輛交付時間。汽車廠商如何在保證產品性能與成本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幾年關鍵課題。
最後,這場稀土危機也為投資者提供新視角:關注稀土替代技術、回收利用及新興供應商的發展,可能是未來投資的新風口。總之,全球汽車產業正站在供應鏈轉型的重要十字路口,如何應對將決定未來競爭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