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的「數字黃金」主張面臨挑戰,交易者轉向債券,金價創新高
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的雄心面臨重大市場考驗,投資者正尋求在金市和債券市場中尋找庇護。
在過去一周,市場反應負面,標普500指數下跌3.5%,而納斯達克100指數則下滑5%,顯示出投資者的焦慮。同時,金價上漲4%,達到每盎司3150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儘管最近的通脹數據顯示某些核心組件有所上升,但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卻降至4.2%。
這些市場變化是典型的風險回避環境的標誌,通常預示著經濟收縮的來臨。
在這種波動中,比特幣(BTC)下跌了6%——相對於其歷史波動性來說,這一跌幅算是相對溫和,但這並不意味著它目前可以作為可靠的避險工具。儘管其作為儲備資產的角色日益增強,這一情況在未來可能會有所改變。
債券和金市引領安全避風港
在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穩定的時期,投資者通常會尋求收益穩定且歷史上表現穩定的資產。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降和金價的上漲都顯示出對這類資產需求的增加。
金市正迎來一個突出的時刻。根據彭博社的數據,過去兩個月,金基金吸引了超過120億美元的淨流入,這是自2020年以來資本流入該資產的最大增幅。
自年初以來,金價上漲了近17%,而標普500指數則下跌了5%。這顯示出經濟的脆弱狀態,這一點在美國消費者信心的急劇下降中得到了進一步證實,該指數已經下降了約20點,達到自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在3月份,只有37.4%的美國人預期未來一年內股價會上漲,這比2月份下降了近10點,並比2024年11月的高峰低了20點。
如《科比西信件》所言:
“經濟放緩顯然已經開始。”
比特幣:數字黃金還是科技代理?
Matrixport的圖表顯示,貝萊德的現貨比特幣ETF(IBIT)目前與納斯達克100的相關性達到70%——這一水平之前僅出現過兩次。這表明宏觀因素仍在影響比特幣的短期走勢,與科技股的情況類似。
根據CoinGlass的數據,經過一周的強勁流入後,現貨比特幣ETF在3月28日出現了9300萬美元的淨流出。比特幣交易所交易產品(ETP)的總資產管理規模降至1145億美元,為2025年的最低點。
這些數字顯示,比特幣仍被視為一種投機性科技代理,尚未進入市場行為的新階段。不過,這一潛在轉變的一些跡象已經顯現。
比特幣正在走向成為儲備資產
在波動的背後,一場結構性變革正在進行中。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使用比特幣及其ETF來多元化其資產負債表。
根據Tipranks的數據,貝萊德的IBIT股份中有80.8%歸公眾公司和個人投資者所有。此外,在2025年2月,貝萊德將IBIT納入其目標配置投資組合,佔比為1%至2%,這反映出機構採納的增長。
根據BitcoinTreasuries的數據,目前上市公司持有665,618 BTC,私營公司持有424,130 BTC。這兩者加起來共計1,089,748 BTC,約占總供應量的5.5%(不包括已丟失的幣)。這些數字凸顯了比特幣作為國庫儲備資產的日益接受度。更有專家預測,到本世紀末,企業國庫持有BTC將成為標準做法。
專注於加密的併購公司Architect Partners的合夥人Elliot Chun在3月28日的博客中表示:
“我預計到2030年,標普500指數中將有四分之一的公司在其資產負債表上持有BTC作為長期資產。”
任何資產的特性都由擁有者的態度所定義。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採納比特幣以進行資產負債表的多元化,以及主權實體開始實驗比特幣儲備,這種加密貨幣的形象正在發生變化。美國戰略比特幣儲備,儘管不完美,也在促進這一趨勢。
目前,將比特幣稱為完全的避險工具還為時尚早。其價格仍主要受到短期投機的驅動。但轉變已經開始。隨著各國、公司和個人的採納增長,比特幣的波動性可能會減少,其作為部分避險工具的效用將增加。
目前,避險的標籤可能還是理想化的。但如果當前趨勢持續下去,這種情況可能不會持續太久。
這篇文章不包含投資建議或推薦。每一項投資和交易行為都涉及風險,讀者在做出決策時應進行自己的研究。
—
作為編輯,我認為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比特幣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的角色,尤其是在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比特幣的避險性質仍然存在爭議,尤其是當投資者更傾向於傳統的避險資產如黃金和債券時。這種情況反映了比特幣仍然在尋找其市場定位的過程中,並且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證明其作為長期儲備資產的潛力。隨著機構投資者的參與增加,比特幣的市場行為可能會逐漸穩定,這對於未來的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趨勢。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