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交易所流出量與2023年相似,巨鯨在零售市場「恐慌」中購買
數據顯示,2025年比特幣交易所並未出現大量賣出潮;事實上,用戶的行為似乎顯示出牛市即將開始。
要點:
– 比特幣交易所的100天平均淨流量自2023年當前牛市開始以來達到最負面水平。
– 交易所的餘額持續創下多年的新低。
– 本月巨鯨特別活躍購買,而零售市場則出現典型的「恐慌性賣出」。
比特幣交易所的情況讓人聯想到2022年加密貨幣熊市的結束,因為今年用戶流入量減少。
來自鏈上分析平台CryptoQuant的數據顯示,交易所的平均淨流量達到兩年來的記錄。
比特幣分析關注「資產的重新積累」
儘管比特幣的交易價格顯著高於2023年初,但交易所用戶對BTC的需求卻讓人想起牛市的開始。
CryptoQuant透露,交易所淨流量的100天簡單移動平均(SMA)最近達到兩年來最負面的數字。
「這基本上表明,自那以來交易所的比特幣流出量達到最高水平,」貢獻者CryptoOnChain在4月23日的一篇“Quicktake”博客文章中評論道。
「對歷史模式的回顧表明,這可能意味著投資者正在重新積累資產。」
負的淨流量數據顯示,交易所的流出量超過流入量,反映出用戶對比特幣的需求大於將BTC轉入交易所帳戶以便潛在出售的意願。
正如Cointelegraph報導的那樣,整體交易所的比特幣餘額已降至多年的最低點。
CryptoQuant顯示,4月初的儲備達到253.5萬BTC,較年初的274萬BTC下降超過7%。
巨鯨購買,零售市場退出
在其他方面,較大的比特幣實體在4月持續增加其供應量,即使較小的零售投資者正在賣出。
「巨鯨(持有1千至1萬BTC的實體)自3月以來一直在積累,即使價格下滑,」加密分析師Miles Deutscher本週在X平台上指出,並附上CryptoQuant的數據。
「每當價格下跌時,巨鯨便會在零售市場的恐慌性賣出中進行積累。」
研究公司Santiment對持有至少10BTC的實體得出了類似的結論,並將其稱為「關鍵利益相關者」。
「比特幣的關鍵利益相關者由持有10到1萬BTC的錢包組成,目前持有整個加密市場市值資產的67.77%。」一篇X平台的帖子報導。
「在4月的波動中,這些錢包持續進行積累,自3月22日以來已增加超過53.6K BTC。」
這篇文章不包含投資建議或推薦。每一項投資和交易行為都涉及風險,讀者在做出決策時應進行自己的研究。
—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巨鯨的行為顯示出他們對未來的信心,這不僅是對比特幣的需求,也是對整體市場的信任。相比之下,零售投資者的恐慌性賣出則反映出他們對市場波動的敏感性。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市場的進一步分化,巨鯨與零售投資者之間的差距可能會加大。這也提醒我們,市場情緒的波動往往會影響投資者的決策,而在這樣的時刻,理性分析和長期視角顯得尤為重要。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