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德國反壟斷主管:歐洲與美國監管分歧多屬言辭差異,實質趨同
德國聯邦反壟斷辦公室負責人安德烈亞斯·蒙特(Andreas Mundt)於週一表示,歐洲監管機構與美國同行在處理反壟斷問題上的分歧,更多是言辭上的差異,而非實質政策上的不同。
近月來,美國政府及國會議員頻頻批評歐盟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嚴格審查,以及對違反歐盟規定的美國企業處以巨額罰款,引發外界對兩地監管趨勢分歧的擔憂。
蒙特指出,他從市場反饋、反壟斷官員的講話以及各類會議中感受到,這種分歧或許帶有一定的誇大成分。他說:「我認為我們常談及的分歧更多是言辭上的,競爭政策或許是少數在拜登和特朗普政府間實質趨同多於過往的領域之一。」
目前,歐盟委員會和美國反壟斷監管機構都在加強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部分情況下甚至要求拆分這些企業最核心、最賺錢的業務單位。
同時,蒙特也批評了歐盟電信運營商提出的放寬合併規則的要求,該要求包括將合併審查轉為全歐洲層面進行,而非現時的國家層面,並希望能更多考慮其投資貢獻。
他表示:「我大致同意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提出的報告,但不包括電信行業。」蒙特認為,若將電信市場定義為歐盟級別,市場定義將變得完全虛假且不切實際,「只要有26個不同的監管制度,定義一個涵蓋整個歐盟的市場將非常困難。」
—
評論與啟示
蒙特的觀點提醒我們,跨大西洋的反壟斷監管看似對立,實際上在核心政策理念上存在相當程度的共識。這反映出,政治言論和輿論往往會放大分歧,掩蓋了監管機構在維護公平競爭方面的共同目標。這種「言辭分歧、實質趨同」的現象,有助於緩和市場對監管不確定性的焦慮,也為跨國企業提供了更明確的合規指引。
此外,蒙特對電信行業市場定義的看法,反映出歐洲內部監管制度的複雜性與分散性,這是歐盟統一市場推進過程中必須面對的挑戰。電信業的地域性限制和多樣化規管體系,使得跨國監管協調難度加大,且影響政策的有效性。這也說明,歐盟在推動統一監管框架時,需更多考慮行業特性和現實操作性,避免理論上的一體化與實際執行的矛盾。
總的來說,蒙特的觀點促使我們重新審視國際競爭政策的演變,提醒業界和政策制定者,應超越表面政治語言,深入理解背後的政策趨勢與協調機制,從而達到既保障市場公平,又促進創新發展的平衡。這對香港這樣一個國際金融和科技樞紐而言,亦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尤其是在面對全球監管趨勢變化時,如何制定靈活且有效的本地政策,保持競爭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