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田縮減電動車投資 轉攻混能車市場
日本東京報道——本田汽車(Honda)週二宣布,因應電動車需求放緩,公司將縮減在電動車的投資,轉而集中發展目前更受市場歡迎的混能車,並推出一系列改款新型號。
作為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僅次於豐田),本田亦調整了未來目標,將2030財年電動車銷售佔比目標由原本的30%下調。執行長三部敏宏在記者會上表示,「市場走向很難預測,但目前我們估計到時電動車大約佔整體銷售的五分之一。」
本田將到2030財年為止,電動化和軟件相關投資削減30%,降至7兆日圓(約484億美元)。這反映出全球汽車品牌普遍因市場需求轉向混能車,以及各國政府放寬排放標準和電動車銷售時程,紛紛調整投資策略。
以美國為例,前總統特朗普已撤銷拜登政府要求2030年新車全電動化的行政命令,顯示政策方向出現變化。
本田計劃於2027年起四年內,全球推出13款新一代混能車型。目前本田在全球銷售逾十多款混能車型,但在美國市場僅有三款:掀背及房車版的Civic、Accord和CR-V。此外,本田亦將開發適用於大型車型的混能系統,預計於本世代後期推出。
本田目標到2030年銷售220萬至230萬輛混能車,遠高於去年約86.8萬輛的銷量。去年本田全球汽車總銷量約為380萬輛。
本月早些時候,本田宣布因電動車需求減緩,暫緩約兩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投資150億加元(約107億美元)興建電動車生產基地。不過,本田仍堅持2040年新車銷售將全面轉為電池電動及氫燃料電池車。
其他汽車大廠亦有類似動作。面臨經營困難的日產汽車(Nissan)本月放棄在日本九州建造11億美元電池工廠的計劃,該項目剛宣布不久即被叫停。捷豹路虎(Jaguar Land Rover)也傳出取消在母公司塔塔汽車於印度南部新建的10億美元工廠生產電動車的計劃。
(匯率參考:1美元兌144.7日圓)
—
評論與啟示
本田此次調整電動車策略,反映出全球汽車市場正面臨重新洗牌。過去幾年電動車被視為未來趨勢,但實際銷售數據和消費者接受度並未迅速提升,尤其在混能車依然提供更佳續航和成本效益的情況下,混能車仍有強大市場需求。
此外,政府政策的變動,特別是在美國這類重要市場,對汽車製造商的戰略影響甚鉅。拜登政府的電動車推廣政策遭到部分撤銷,令車廠不得不重新評估投資回報與風險。
本田這次大幅削減軟件與電動化投資,也透露出汽車產業面臨的技術與資金挑戰。電動車不僅是硬件製造,更需龐大軟件支持和電池研發,資金龐大且回收期長。
對香港及全球市場而言,這提醒我們未來汽車市場的多元化發展仍將持續,混能車可能在過渡期內扮演關鍵角色,而純電動車的普及仍需時間與基礎設施配合。車廠策略的調整也可能影響供應鏈與相關產業的布局。
總括而言,本田此舉是市場現實的反映,也是企業靈活應對變局的典範。對投資者和消費者而言,持續關注車廠策略和政策動向,才能在新能源汽車浪潮中掌握先機。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