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口限制再升級 晶片股全線下挫——NVIDIA、AMD、台積電齊受壓
美國政府最新宣佈,將對出口特定晶片到中國實施更嚴格的許可制度,消息一出,即時引發環球晶片股大幅拋售。NVIDIA(輝達)率先在周二晚間的監管文件中披露,已收到美國政府通知,日後向中國出口H20型號晶片,必須先獲得出口許可。這項新規同時涵蓋任何達到H20記憶體頻寬或連接頻寬的相關電路,無論是單一還是組合規格,都需要申請出口許可。
一石激起千層浪 晶片巨頭市值蒸發
NVIDIA股價率先急挫,帶動一眾晶片股一同下跌。追蹤半導體板塊的VanEck Semiconductor ETF(SMH)在周三早市已經下跌約3.75%。受壓的不止NVIDIA,還包括AMD(超微)、ASML(艾司摩爾)、台積電、Broadcom(博通)、QUALCOMM(高通)、Applied Materials(應用材料)、Intel(英特爾)及Micron(美光)等行業龍頭。
這項出口限制措施將會無限期實施,目標是防止中國利用這類高階晶片發展超級電腦,進一步加強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的管控。
財務影響浮現 NVIDIA、AMD預警巨額損失
受新規影響,NVIDIA預計首季財報將因H20庫存產品錄得高達55億美元的減值損失。AMD亦在周三早上披露,出口管制可能令其庫存及採購承諾產生最多8億美元的損失。
ASML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周三開市前公佈首季業績時亦坦言,關稅及出口限制令公司前景充滿不確定性,這亦進一步拖累整個行業氣氛。ASML行政總裁Christophe Fouquet表示:「與客戶的交流支持我們對2025及2026年增長的預期,但近期關稅措施令宏觀環境不明朗,預計情況短期內仍會變化。」
由於預計關稅及出口管制將持續影響行業前景,BofA Securities在周三早上亦下調多隻半導體股的目標價。
中美貿易戰升溫 晶片成新戰場
這次出口許可新規,是美中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的最新例證。上周美國暫停對大部分國家徵收互惠關稅,卻對中國加碼,隨即引來中國反擊,對美國商品徵收高達125%的報復性關稅。科技與貿易戰的界線愈趨模糊,半導體產業正成為兩國角力的最前線。
編輯評論:環球科技鏈的「去風險」與「再平衡」
這次美國對中國半導體出口的新一輪限制,表面上是國安考慮,實質卻進一步加劇全球科技鏈的去風險(de-risking)和再平衡。美國不單止用關稅圍堵中國製造,連高階技術供應鏈都要逐步「脫鈎」。NVIDIA、AMD、台積電、ASML等巨企的股價波動,反映了市場對行業前景的深度憂慮。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政策風險已經明顯超越單純的商業層面。對香港投資者而言,這一波晶片股大跌,不只是短線炒作的機會,更是提醒我們科技產業已經深陷地緣政治的洪流。未來企業如何分散市場、調整供應鏈、甚至尋找新技術突破,將成為能否安然過渡這場「科技冷戰」的關鍵。
而美國的「技術圍堵」策略,雖然短期內或可拖慢中國在人工智能、超算等領域的進展,但亦可能刺激中國加速自主研發,長遠或令全球科技創新出現更多「平行宇宙」。對投資者來說,這既是風險,也是機遇——如何在全球「去風險」大潮下,捕捉新一輪科技產業重組的紅利,值得深思。
最後,這場晶片戰爭並非純粹的數字遊戲,而是關乎國家安全、產業主權和未來全球秩序的博弈。對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來說,如何在中美夾縫中保持靈活、洞察風險,將是未來資本運作和產業發展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