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產總裁內田駿急於拯救汽車製造商及其職位
東京(路透社)——在十月初,日產汽車(OTC:NSANY)的管理層通過線上會議與總裁內田駿進行例行會議,卻聽到了嚴峻的消息:業務狀況比預期糟糕,這家日本汽車製造商不得不裁員及減產。
根據三位知情人士的說法,58歲的內田駿描述了日益惡化的財務狀況,主要是因為北美和中國的銷售和盈利能力疲軟。
在問答環節中,幾百名經理向內田提出了有關公司衰退的責任問題。為何日產在美國未能提供汽油-電動混合動力車,儘管顧客現在渴望購買?為何公司沒有像在日本那樣,在美國這一最大市場提供混合動力車以分散風險?最新危機的責任在誰?
這些問題在內田急於修復汽車製造商及保住自己的職位時顯得尤為重要。上個月宣布悲慘業績後,這位前中國負責人承諾將裁減9,000名員工、20%的全球生產能力以及26億美元的成本。他還承諾放棄一半薪水。
根據另外三位了解日產思維的人士,內田正面臨著交出轉型成果的壓力。接下來幾個月將對他和日產的未來至關重要。激進股東也在悄然增持該公司的股份。
特朗普的當選增加了不確定性。即將上任的美國總統承諾對墨西哥實施25%的普遍關稅,這對日產及其他公司而言是一個重要的低成本生產基地。對內田來說,特朗普在最糟糕的時候成為了一個變數,因為高額關稅可能迫使日產減少在墨西哥的產量。
內田的任期正好碰上汽車行業的重大變革,新興的電動車製造商正在挑戰幾十年來的傳統製造商。行業內最大牌的公司也未能倖免。
大眾汽車(ETR:VOWG_p)首次威脅關閉德國工廠,而Stellantis(NYSE:STLA)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在周日突然辭職。這家吉普車製造商因為塔瓦雷斯專注於利潤而失去了市場份額,使其汽車對一些消費者來說變得過於昂貴。
與此同時,內田則押注於電動車的未來。隨著疫情後的消費熱潮減退,日產在美國沒有混合動力車可供選擇,只能提供優惠以促進銷售。
“目前日產的情況是人為災難。雖然行業內的確存在大量不確定性和干擾,但這基本上是管理策略失敗的案例。”東海東京智庫的高級分析師杉浦誠表示。
“內田現在需要做的是將接力棒交給一個新的管理團隊。”
這篇報導詳細描述了日產的失誤以及內田目前面臨的艱難選擇,包括未報導過的資訊,如十月的會議、錯過的混合動力機會及日產減產的理由。這些內容基於對十多位知情人士的訪談,他們因未獲授權公開發言而要求匿名。
日產對路透社表示不會對內部會議或關於其恢復計劃及內田未來的推測發表評論,並稱對於關稅問題的評論為時尚早,但正在監控情況。
“首席執行官已承認對我們當前情況的管理責任,”該公司表示,並補充說內田正在努力使日產變得更精簡、更具韌性,同時增強競爭力。
該公司指出,全球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來自中國的競爭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衰退與失落
經過五年及一系列商業計劃,內田未能逆轉自2018年日產前董事長卡洛斯·戈恩因財務不當行為被捕後引發的衰退。戈恩在一年後逃離日本,至今仍在其故鄉黎巴嫩潛逃並否認指控。
自那以後,日產便陷入動盪之中:戈恩的接班人西川廣人於2019年因承認獲得過高薪水而辭職;首席運營官古田麻子去年離職,還有兩名外部董事也相繼離開。日產後來調查內田是否對古田進行監視,該調查結果日產沒有評論。
據彭博社報導,首席財務官馬斯特芬也預計將辭職。日產對此報導未作評論。
隨著特斯拉(NASDAQ:TSLA)和中國的比亞迪(SZ:002594)搶佔市場份額,日產卻陷入與法國雷諾(EPA:RENA)重組聯盟的談判之中。一款新電動車Ariya原本應該挑戰特斯拉的Model Y,卻因生產問題而受阻。該車型也因在日本生產而無法獲得7,500美元的美國稅收抵免。
日產去年的銷售量為330萬輛,比2017年減少了約40%。其股價在不到十年內暴跌70%,市值蒸發約300億美元。
日產於2010年推出了第一款量產電動車Leaf,現在卻因為折扣而聞名,而非引人注目的汽車,CLS的克里斯托弗·里希特表示。
它在中國的地位曾經令人羨慕,卻因無法跟上迅速變化的市場而失去,這是競爭對手也面臨的問題。某款名為e-Power Sylphy的混合動力車因外觀與汽油版相似而失敗,中國消費者更喜歡前衛、未來感強的混合動力車。
日產曾希望在美國“全力以赴”推進電動車,並認為在那裡沒有必要提供混合動力車,但當電動車價格高昂、充電網絡有限時,這一決策被證明是失誤。
即便在日產意識到混合動力需求後,仍然認為這一趨勢不會持續足夠長的時間來改變策略,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這是一個藉口,但直到去年這個時候,我們未能預見混合動力需求的迅速上升。”內田在十一月的財報發布會上表示。
日產自2016年以來在日本銷售e-Power混合動力車,並表示到2026年3月將在美國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整體上,該公司計劃到2030年推出34款混合動力和電動車型。
工廠削減
日產已成立專門項目小組以執行其復甦計劃,成員們正在專心尋找削減的領域,馬在上個月的閉門簡報會上告訴分析師和投資者。
約1,000名美國員工已接受提前退休,日產上個月表示。據路透社報導,該公司還考慮在泰國裁員。
中國的產能已經減少,還需要進一步削減,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據說還有兩家中國工廠可能需要關閉,另一位人士補充道,英國桑德蘭工廠不會面臨削減,因為該工廠最近已經升級。
在有關中國的問題上,日產表示將通過關閉工廠和減少產線來降低成本。該公司表示,桑德蘭是戰略性工廠。
一個選項是閒置北美的舊裝配線,並將生產集中在新裝配線上,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日產正在考慮減少某些生產線的班次。
一個可能的目標是與梅賽德斯-奔馳(OTC:MBGAF)共同投資的COMPAS工廠。由於長期銷售疲軟,該工廠每年僅生產約50,000輛車,而生產能力為230,000輛,AutoForecast Solutions的山姆·菲奧拉尼表示。該工廠的關閉“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
梅賽德斯表示,隨著客戶需求的變化,該公司不斷檢討其產品和產品組合。日產則表示,該公司也在不斷“檢討和調整”,以確保COMPAS工廠保持競爭力。
日元疲弱使日本成為低成本的製造基地,因此減少優先級,三位知情人士表示。儘管如此,兩位知情人士透露,日本管理層仍在檢查工廠的工作負荷以尋找潛在的削減。
履行我的職責
激進投資者正圍繞日產。根據一份文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Effissimo Capital Management在九月底前持有日產2.5%的股份。香港的Oasis Management也持有股份,兩位知情人士表示,雖然具體時間不明。Oasis持有約1.5%的股份。
Effissimo拒絕對其股份發表評論。Oasis則未對評論請求作出回應。
日產不再是日本第二大汽車製造商,這一地位現在由本田(NYSE:HMC)所取代。日產和本田已同意在電池及研究方面進行合作。
日產正在尋找長期投資者,並不排除本田,金融時報最近報導。
兩家汽車製造商都拒絕對該報導發表評論。本田補充說,與日產的合作協議沒有變化。
到目前為止,內田已明確表示他打算留任。
“我決心並致力於履行我的首席執行官職責,”他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
十月的經理會議並不是內田首次面對有關日產方向的問題。杉浦表示,分析師們對該策略的合理性質疑已超過一年。
“我們會問‘你在美國和中國會好嗎?’以及‘混合動力車的缺乏怎麼辦?’他們會說‘是的,我們很好’,”他說。
“他們完全誤判了商業環境,沒有採取必要的行動。”
—
在當前的汽車行業環境中,內田駿的挑戰顯得更加艱巨。隨著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加劇,日產的策略若不及時調整,將可能無法迎合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內田的承諾固然重要,但若缺乏具體的行動計劃,僅僅依靠誠意無法挽救日產的頹勢。日產需要一個清晰的市場定位和創新策略,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根據網上資料所翻譯及撰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類參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