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產宣布放棄在日本九州興建11億美元電動車電池廠計劃
東京消息——日產汽車於周五宣布,將放棄原定於日本西南部九州島建設一座11億美元電動車電池工廠的計劃,這是這家陷入困境的汽車製造商近期又一項重大策略調整。
這家日本第三大汽車製造商早在今年一月曾宣布,計劃在福岡縣北九州市興建一座鋰鐵磷酸鹽(LFP)電池廠,該廠預計投資1533億日圓(約合10.5億美元),並創造約500個就業機會。
日產在聲明中指出:「公司正採取緊急的轉型措施,並全面探索各種方案以恢復營運表現。」此舉顯示公司願意收縮其在日本國內市場的擴張計劃。
「經過審慎考慮投資效益,我們決定取消在福岡縣北九州市建設新的LFP電池廠的計劃。」
據了解,日本政府曾為該項目預留最多557億日圓的補助款。該廠原定於2028年7月或之後開始供應,年產能預計達5吉瓦時(GWh),這些資料可在日本經產省的官方網站查閱。
上月剛接任首席執行官的伊凡·埃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正積極對日產進行組織重整。公司目前正裁員、縮減產能並關閉工廠。
日產上月亦預告,由於資產減值,2023財年(截至3月)可能錄得7000億至7500億日圓(約合48億至51億美元)的歷史性淨虧損。
日產將於周二公布全年財報時,提供本財年的展望及最新的復甦措施進展。
(美元兌日圓匯率:1美元兌145.8日圓)
—
評論與啟示:
日產放棄這項重磅投資計劃,反映出其在面對全球電動車市場急速變化及內部財務壓力下,正轉向更為保守和務實的經營策略。過去幾年,電動車電池技術快速演進,LFP電池因成本較低且安全性高而受追捧,但同時也面臨原材料供應鏈波動和市場需求不確定的挑戰。日產此舉或許是對市場風險和自身資金壓力的理性回應。
此外,新任CEO埃斯皮諾薩的重整行動顯示公司正積極調整戰略重心,期望通過裁員和產能優化來改善財務狀況,這在短期內雖然可能帶來陣痛,但長遠而言有助於日產重拾競爭力。在全球汽車產業推動電動化的大趨勢下,日產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尋找更具成本效益和技術領先的電池解決方案,將成為其未來成敗的關鍵。
對香港及全球投資者來說,日產這一決定提醒我們,新能源汽車產業雖充滿機遇,但企業在技術選擇、投資規模與市場策略上必須謹慎平衡風險。隨著各大車廠加速轉型,如何在激烈競爭中保持靈活應變能力,將是行業淘汰賽的核心。日產的經驗值得業界深思,也為其他汽車企業提供了寶貴的策略參考。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