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產將於2026財政年度結束前停止中國武漢工廠汽車生產
據《讀賣新聞》引述匿名消息報道,日產汽車將於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本財政年度內,停止在中國武漢的汽車生產。該消息指出,日產在武漢的工廠年產能約為30萬輛,主要生產Ariya電動車及X-Trail SUV,但由於面對中國本土汽車製造商的激烈競爭,該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已跌至不足10%。
日產方面對於有關停產的報道未作回應。該武漢廠自2022年起由東風汽車租賃經營。
此外,日產於週四公布,因資產減值等因素,預計截至今年3月的財政年度將錄得7000億至7500億日圓(約48.7億至52.2億美元)的歷史性淨虧損。
評論與分析
日產決定停止武漢廠的生產,反映出外資車企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國本土品牌憑藉成本優勢及對本地消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迅速搶佔市場份額,令外資品牌的競爭壓力倍增。特別是電動車領域,中國廠商如比亞迪、蔚來等已建立起強大的研發和銷售網絡,對日產的Ariya電動車構成直接威脅。
日產的這一步不僅是企業調整策略的結果,也透露出全球汽車產業格局轉變的趨勢。隨著新能源車市場加速發展,企業必須更靈活地調整產能分佈和產品策略,才能維持競爭力。日產若要重新搶回中國市場份額,可能需要加大本地化研發投入,甚至考慮與本土企業合作,尋求雙贏方案。
同時,日產公布巨額虧損,說明其在全球市場的經營壓力不容忽視。減值損失背後,可能包含對未來市場預期的悲觀判斷。這對投資者和行業觀察者來說,都敲響了警鐘:傳統車企必須加快轉型步伐,尤其是在電動化、智能化等新興領域。
總括而言,日產武漢工廠停產事件,既是中國汽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縮影,也是全球汽車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信號。香港及亞洲市場的消費者和投資者應密切關注日產及其他外資品牌在中國的發展動向,因為這將影響未來區域內汽車產業的生態與競爭態勢。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