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日鋼斥資150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市場質疑短期利好
東京消息——日鋼(Nippon Steel)投資者及分析師正質疑該公司斥資150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U.S. Steel)的計劃,雖然該交易已獲得特朗普總統支持但尚未正式批准,即使美國鋼鐵需求強勁的期望成真,短期內是否能帶來正面效益仍存疑。
根據世界鋼鐵協會(World Steel Association)的數據,該合併將造就全球第三大鋼鐵生產商,僅次於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和盧森堡的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
特朗普上周表示,這宗「計劃中的合作」將創造至少7萬個就業機會,並通過日鋼額外投資為美國經濟帶來140億美元貢獻。
儘管交易細節尚未完全披露,美國鋼鐵股價因消息一度飆升21%,而日鋼股價亦上升7%。
日鋼副董事長森孝弘去年12月曾表示,公司不排除發行新股籌資收購,當時已通過混合融資和資產出售籌集部分資金。
「若發行新股,投資者自然會問:此時此刻,這是否資本的最佳運用?」澳洲企業責任中心(ACCR)首席分析師菲奧娜·多伊奇(Fiona Deutsch)指出。
該組織持有日鋼不到1%的股份,她表示,公司曾承諾投資高達40億美元建設依賴煤炭的高爐,這是總投資承諾140億美元的一部分,但她認為「全球鋼鐵行業正朝向低碳替代方案轉型」的時機,此舉或顯得不合時宜。
2023年底,日鋼提出每股55美元收購美國鋼鐵,溢價約40%。截至週三,美國鋼鐵收市價為53.3美元。
一位不願具名的機構投資者顧問表示:「即使長遠看可能有利,短期內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少。」他提到,除了出價高昂和額外投資承諾外,股權稀釋也是阻力之一。
日鋼未回應路透社置評請求。
大和證券高級分析師尾崎信一郎表示:「短期內融資問題令人憂慮。美國鋼鐵今年首季報告淨虧損,市場或擔心短期內難以回本。」
當日下午,日鋼股價上升0.8%,跑輸日經指數1.9%的漲幅。
策略目標:海外擴展與產能提升
由於國內需求持續疲弱,日鋼作為日本最大鋼企,正尋求海外擴展,同時考慮關閉部分本土高爐。
美國鋼鐵是日鋼提高全球產能目標的關鍵一環,計劃將產能從現時的6300萬噸提升至超過1億噸,以期從印度和美國市場需求中受惠。
兩地市場相對受中國巨量鋼材出口影響較小,因當地均實施關稅等保護措施。
今年3月,日鋼社長今井正表示,美國對汽車及鋼鐵的關稅可能令日本鋼鐵產量減少數百萬噸,跌至8000萬噸以下。
Rystad Energy副總裁阿利斯泰爾·拉姆齊認為,擁有美國鋼鐵將令日鋼能抵禦關稅對非美業務的影響。他說:「如果美國需求開始並持續回升,投資將會隨時間帶來回報,不論關稅維持多久。」
但他亦坦言,這是個大前提,因為美國市場過去幾年乃至整個世紀以來一直萎縮。
世界鋼鐵協會預計,美國今年鋼材消費將增長2%,而2024年則下降1.5%。
特朗普預計將於本週五在賓夕法尼亞州的美國鋼鐵工廠集會中談及此交易。
若交易成功,美國鋼鐵將設有美國籍行政總裁及多數美國籍董事會,並設有「黃金股」授予美國 veto 權,控制關鍵決策,一位美國參議員透露。
日鋼本月宣布,由於利潤預期下滑,今年度派息將下調至每股120日圓,低於去年的160日圓,為2021年以來最低,但整體派息比率維持30%。
該機構投資者顧問總結:「對於關心現時股價的投資者,他們不會基於兩三年後可能出現的協同效益來評估。」
(美元兌日圓匯率:約145.63)
—
評論與啟示
這宗龐大的跨國收購案反映出日鋼面對國內市場疲弱和全球鋼鐵產業結構轉變的雙重壓力。雖然透過收購美國鋼鐵可迅速擴大產能,並進入相對受保護的美國和印度市場,但高昂的收購價格、可能的股權稀釋,以及巨額的投資承諾,均為短期內的風險因素。
更重要的是,日鋼仍在投資依賴煤炭的高爐,這與全球鋼鐵產業向低碳轉型的趨勢背道而馳,可能引起環保投資者的反感,甚至影響公司未來的資金成本和社會形象。
此外,美國市場需求的復甦仍存在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政策不穩定的背景下。雖然擁有美國鋼鐵能部分抵禦關稅風險,但若市場需求無法回升,投資回報將受壓。
對香港及全球投資者而言,這宗交易提供了一個思考跨國企業在全球化與本土保護主義之間如何平衡的案例。企業不僅要考慮擴張速度和規模,還需關注可持續發展和資本效率,才能在變動的市場環境中長期立足。
總結來說,日鋼的收購策略充滿挑戰與機遇,短期內或難見明顯利好,投資者應謹慎評估風險與回報,並密切關注全球鋼鐵需求和環保政策的演變。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