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新興經濟體需要建立策略性加密貨幣儲備**
隨著像美國和薩爾瓦多等國家開始購買比特幣,您的國家也應該跟進。
作者:Anurag Arjun | 編輯:Benjamin Schiller
日期:2025年3月31日,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下午3:19
你可能在聚會上聽過這樣的話:“如果我們十年前買了比特幣就好了。” 現在,想像一下這個對話在中央銀行的走廊中回響,而其背後是國家錯過了本世紀最不對稱的金融機會。
對於新興經濟體而言——例如印度、巴西、印尼、南非、尼日利亞、泰國或越南——在未來的經濟韌性中,建立對加密貨幣的策略性接觸至關重要。這些國家集體代表了全球超過40%的人口和約25%的全球GDP,但仍然容易受到外部經濟衝擊的影響,包括貨幣波動、貿易中斷等。今天,它們的國有儲備仍然主要依賴於傳統資產,如黃金和外匯。但在快速數字化的世界中,這些資產已不足以提供有效的風險對沖。
加密貨幣不再是實驗。雖然比特幣是最廣泛接受的,加密貨幣的整體情況也適用於所有加密貨幣。在自2009年推出以來,比特幣網絡的運行時間已經超過99.98%。加密貨幣在戰爭、監管打壓和多次金融危機中都倖存了下來。在過去的十年中,比特幣的價值上漲了近200倍,遠遠超過了像NVIDIA或蘋果等科技巨頭。
不可否認,加密貨幣領域確實存在詐騙、割韭菜和不良行為者。這在任何金融體系中都是常見的——想想早期的股市或銀行業。這就是為何明智的監管至關重要。像新加坡、日本和瑞士等國家已經在消費者保護與創新之間達成了平衡,並提供了其他國家的範本。但這些風險並不會抹殺加密貨幣的核心吸引力——它們需要謹慎的治理。
多樣化是關鍵。問問任何中央銀行家、基金經理或金融顧問:你不會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你更不會把整個經濟的未來寄託在單一資產類別上。在一個迅速數字化的世界中,忽視數字資產如加密貨幣是一個錯誤。這些資產與其他傳統資產的表現相關性較小,這使得比特幣成為經濟動盪時強有力的對沖工具。
我們看到,許多公開上市的公司以比特幣為核心資產。以Michael Saylor的策略為例,這家起初為軟件公司,現在持有超過506,137個比特幣(按當前價格約為420億美元)。像薩爾瓦多這樣的國家已經將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越南、印度和泰國也已經位列全球加密貨幣採用排名的前十位。新興經濟體必須跟隨這一變化,否則將會落後。
比特幣不是新數字黃金——它扮演的是截然不同的角色。在許多文化中,尤其是我的家鄉印度,我們對黃金有著特殊的愛。它是我們的收藏品、禮品,並且被視為價值儲存的工具。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近年來以創紀錄的速度購買黃金。然而,黃金並非我們今天認為的那麼可靠——在1980年代,它的價格曾經下跌了60%,才有所回升。
比特幣帶來了新的用途:它可以在幾分鐘內轉移到世界任何地方,並且可以分割成微觀的單位,並通過加密協議來保證安全。黃金和比特幣有相似的基本特徵——它們稀缺、韌性強,並且對不確定性具有對沖作用——但黃金傳統上是保值的,而比特幣則是通過數字化擴展了可能性。它們不是彼此取代,而是互為補充。
批評者經常將加密貨幣視為單純的投機行為,但它的實際用途是顯而易見的。像微軟和星巴克這樣的主要公司現在已經接受比特幣和穩定幣進行交易。美國的比特幣ETF在幾個月內吸引了超過120億美元的機構資金流入。加密貨幣使得匯款變得更快、更便宜,全球匯款費用從6.4%降低到1%以下,為發展中國家節省了數十億美元。目前,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金被鎖定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中,這表明未來的金融體系已經在區塊鏈上建立。
新興經濟體應該採取策略性、前瞻性步伐,朝著經濟韌性的方向發展。將1-2%的資金分配到數字資產中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而不是賭博。追蹤其表現,向像美國、薩爾瓦多和策略這些早期行動者學習,並隨著時間推移不斷調整策略。鼓勵金融機構以有限的方式嘗試加密貨幣支持的金融工具。積極的監管框架對促進創新和保證穩定性至關重要。
各國必須為未來做好準備。持有數字資產可以減少對外部金融體系的依賴,並使其免受地緣政治和貨幣變動的影響。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成功的案例——這些國家並非最早接受數字支付,但它們建立了世界級的基礎設施,如印度的UPI、巴西的PIX和尼日利亞的NIBSS。同樣的領導力也可以體現在加密儲備上。隨著全球加密貨幣市場接近3萬億美元,機構採用加速,問題不再是這一變革是否會發生——而是誰將引領這一變革。
新興經濟體可以今天開始建立策略儲備,或者在五年後的另一場聚會上聽到:“如果我們在2025年買了比特幣就好了。” 現在就是時候了。
—
**編輯評論:**
這篇文章提到的觀點對新興經濟體的未來具有深遠的啟發性。的確,加密貨幣提供的全球流通性和分散風險的能力,是當前傳統金融體系所無法比擬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受限於外部經濟風險的國家來說,將加密貨幣納入儲備資產中是一個前瞻性的選擇。然而,我們也必須注意到,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性及其受到監管的不確定性,可能會成為這些國家在實行這一策略時的障礙。因此,這些國家的政府和金融機構應該謹慎地規劃,採取有條不紊的方式來實現這一過渡,而不是一味地追隨潮流。此外,儘管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資產的確具備“數字黃金”的特性,但它們與傳統黃金的功能和地位還是有所區別,這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觀察其長期的穩定性和價值保護能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