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違反新加坡的加密貨幣規則可能面臨20萬新幣罰款或監禁
新加坡的加密貨幣規範及2025年6月30日的截止日期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已發出明確指示,所有在新加坡註冊的實體若要向海外客戶提供數字代幣服務,必須獲得數字代幣服務提供者(DTSP)許可證,否則必須立即停止跨境業務。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任何在新加坡註冊的實體——無論是公司、合夥企業還是個人——若提供數字代幣服務給海外客戶,必須:
* 獲得根據《金融服務與市場法》(FSM)2022年法案的數字代幣服務提供者(DTSP)許可證,或
* 立即停止涉及外國市場的業務。
這一指令毫不含糊。MAS明確表示不會有寬限期、過渡安排或延長時間。
任何符合這些新規則的實體必須遵守,否則將停止跨境數字資產活動。
重要的是,這些限制無論海外業務活動的規模如何都適用。即使是外國客戶僅占收入小部分的公司也受到影響。MAS正在關閉一個關鍵的監管漏洞,這使得新加坡的加密公司能夠在不受其他司法管轄區更嚴格規則約束的情況下服務全球用戶。
誰符合新加坡新法規下的數字代幣服務提供者資格?
新加坡的新規則廣泛定義DTSP,包括任何向海外提供代幣相關服務的實體,無論其規模、結構或直接用戶參與程度如何。
根據FSM法案第137條,數字代幣服務提供者(DTSP)包括任何從事以下業務的人或企業:
* 數字支付代幣的轉移。
* 數字代幣與法定貨幣或其他代幣之間的交換。
* 代表他人保管代幣。
* 促銷任何與代幣相關的服務。
MAS故意將定義擴大,涵蓋了集中式加密交易所、去中心化金融平台、錢包提供商、代幣發行者,甚至是提供代幣相關服務的非加密公司。
這意味著,即使是一家在新加坡的初創企業為外國加密項目進行營銷活動,也可能被視為DTSP,即使他們並不直接接觸用戶資金。
監管的焦點在於公司註冊地,而不是伺服器的位置或最終用戶的居住地。
MAS強調,商業模式或收入規模並不豁免合規。即使是小規模參與者、兼職項目或與加密相關的副業也必須遵守這一指令。
該機構明確警告,對於在6月截止日期之前未註冊或退出海外業務的任何DTSP,將採取執法行動。
2025年新加坡的加密截止日期
儘管業界進行了遊說,MAS拒絕了所有分階段實施的請求。
加密服務提供商和行業團體曾呼籲監管機構允許過渡窗口、臨時豁免程序或至少快速通道許可申請。
許多人認為,這一突然的時間表——在許多情況下不足一個月——給予重組或撤回服務的時間不夠。
MAS駁回了這些擔憂,表示在過渡期間允許代幣服務繼續運作將使市場面臨不可接受的風險,尤其是與金融犯罪相關的風險。
因此,這一監管更新相當於一個合規懸崖。公司必須:
* 完全退出海外加密市場,或
* 在6月30日之前完成許可申請流程。
不會有例外。
新加坡20萬新幣的加密罰款及監禁風險
違反6月30日的截止日期在新加坡法律下是一種刑事犯罪。
未持有有效許可證而繼續作為DTSP為海外客戶運營的公司將違反FSM法案第137條,面臨:
* 最高可達250,000新幣(約200,000美元)的罰款,及
* 最長三年的監禁。
MAS強調,這些處罰將不論業務規模或違規範圍而適用。
這使得決策從商業合規問題升級為法律生存問題。你要麼完全持有許可,要麼就違法。此外,由於MAS預計只會稀少地授予許可,並引用持續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AML/CFT)擔憂,許多公司可能無法符合資格。
新加坡在AML擔憂下事實上禁止新的加密許可
儘管MAS尚未正式暫停許可,但已明確表示,數字代幣服務提供者(DTSP)的批准將極為稀少。
在2025年6月6日的公告中,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由於未解決的反洗錢(AML)和反恐怖融資(CFT)擔憂,許可將僅在“極為有限的情況下”發放。
MAS的立場非常明確:許可的門檻現在故意設置得很高。一位發言人確認,MAS“通常不會發放許可”,因為監管海外代幣服務的固有難度及相關的加密法律風險。
這實際上對新加坡的加密公司施加了事實上的許可禁令。除非一家新加坡的加密公司擁有精英的合規基礎設施和強大的運營理由,否則不太可能獲得監管批准。如今,面臨的加密許可挑戰是全球最嚴格的之一。
新加坡加密合規規則:為何收緊監管?
新加坡的監管收緊源於一個核心擔憂:監管套利。
MAS長期以來擔心,加密公司會在新加坡註冊,從其金融生態系統獲得聲譽合法性,同時在海外客戶中提供較弱或無監管的服務。
這一漏洞使得公司能夠自我宣傳為MAS合規,而不受其所運營國家的加密服務提供者合規要求的約束。
為了應對這一問題,《金融服務與市場法》2022年法案賦予MAS對跨境數字代幣活動的直接監管權限,通過第137條,這一法律機制使該機構能夠施加全面的合規要求,無論用戶、伺服器或資金位於何處。
MAS的目標是保護新加坡作為值得信賴的金融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加密規範的更廣泛影響
MAS政策轉變的即時影響已經顯現。
其中一個最引人注目的案例是WazirX,這是一家曾在新加坡註冊但主要為印度用戶服務的加密交易所。在新加坡法院阻止其重組後,該公司將業務遷移至巴拿馬。其母公司在新成立的實體Zensui下進行重組,並在新加坡以外運營。
越來越多的加密公司正在重組或遷移到巴拿馬、香港和迪拜等離岸司法管轄區,這些地方被視為對數字資產業務更為寬鬆的環境。
行業巨頭如Bybit和Bitget已開始撤回在新加坡的團隊,並將許可不確定性和MAS加密合規規則視為主要障礙。
這一趨勢被稱為“加密大撤退”,因為公司尋求更靈活的法規框架。
同時,鄰近國家如泰國正在試驗更易於接觸的加密政策,允許零售使用,例如為遊客提供基於信用卡的加密消費,而菲律賓則正在加強加密許可和AML監管。
這一系列新規的實施,無疑將對新加坡的加密行業帶來深遠影響,並可能促使更多企業尋求更友好的監管環境。這不僅是對新加坡加密市場的挑戰,也是對全球加密行業的一次重要考驗。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