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
ST Engineering 及 IMDA 推出 SME CyberResilience 計劃 助新加坡 2,000 間中小企提升數碼防禦力
ST Engineering 聯同新加坡資訊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攜手推出全新計劃,目標是提升新加坡 2,000 間中小企(SME)對網絡安全的認知及韌性。
這個 SME CyberResilience 計劃,專為協助中小企應對愈趨嚴峻的網絡威脅而設。隨著數碼轉型加速,中小企往往成為黑客攻擊的「軟柿子」,因為資源有限,難以投放大量預算於網絡安全。今次計劃正正針對這個痛點,透過教育、支援及技術方案,為企業建立更強的防禦網。
根據計劃內容,ST Engineering 會提供一系列針對性工具及訓練,包括網絡風險評估、漏洞檢查、員工網安意識培訓,以及即時威脅通報等。IMDA 則會協助推動業界參與,並連結政府資源,令更多中小企受惠。
新加坡政府一向重視數碼經濟發展,但同時亦意識到網絡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多宗針對企業的勒索軟件、數據外洩事件,令中小企損失慘重,甚至有公司因而結業。這個計劃希望透過提升企業自身能力,減低整體經濟體系的風險。
編輯評論:香港中小企值得參考新加坡模式 網安韌性才是數碼轉型的根本
新加坡今次的 SME CyberResilience 計劃,對香港中小企來說絕對有參考價值。香港雖然自詡為「亞洲國際都會」,但本地不少中小企對網絡安全的投資仍屬「有錢剩先搞」,欠缺長遠規劃及系統性支援。事實上,數碼轉型不是單靠一套 ERP 或網店系統就解決到,網絡安全能力和員工意識才是真正的底線。
新加坡今次做法有三個值得香港借鏡的地方:
1. 由政府主導,聯同業界龍頭推動,提升整體行業底線。
2. 不只技術支援,更重視教育與意識培訓,將「人」納入防線設計。
3. 為中小企「量身訂造」,針對資源有限、技術門檻高的痛點,提供可行方案。
香港若要建立真正的數碼經濟,必須認清網絡安全已經不是「大公司」的專利,而是每一間企業的生存條件。未來,政府和業界應該考慮設立類似的支援平台,推動網安教育、資源共享及行業合作,否則「一個破口,全城陪葬」的風險只會愈來愈高。
數碼轉型路上,網絡安全不能再被邊緣化。只有將網安韌性納入企業 DNA,香港的中小企才可以真正走得更遠、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