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者湧入槓桿ETF及黃金以應對市場波動 — Bloomberg
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數據,交易者正在採用截然相反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策略,以應對近期歷史上最不可預測的金融市場。至今為止,提供槓桿長期持有波動資產(如股票和加密貨幣)的ETF錄得創紀錄的資金流入,同時持有避險資產(如現金和黃金)的基金也同樣受到青睞。
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分析師Eric Balchunas在4月23日於X平台上表示:“目前槓桿長ETF的資金流入創下紀錄,同時現金和黃金ETF的流入也在增加,投資者一方面在買入低點,另一方面又在對沖風險。願最優秀的投資者勝出!”
槓桿ETF是旨在放大資產(如股票或加密貨幣)每日表現的基金,通常是兩倍或三倍的增長。
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數據,2025年,槓桿長ETF的淨流入約為60億美元,而現金和黃金基金的流入則接近40億美元。
數字黃金?
這些創紀錄的資金流入發生在市場波動加劇之際,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宣布對美國進口商品徵收大規模關稅。
自那以來,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已經損失了約5%的價值,而比特幣則相對堅韌。根據Google Finance的數據,比特幣在4月22日的現貨價格首次回升至每枚90,000美元,並且比特幣ETF的淨流入接近10億美元。截至4月23日,比特幣的交易價格超過93,000美元。
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Binance在4月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即使在近期關稅公告之後,比特幣顯示出一些韌性,在傳統風險資產下跌的日子裡保持穩定或反彈。”
比特幣常被稱為“數字黃金”,但根據Binance的說法,這種加密貨幣與避險資產的相關性仍然較弱,與股票的交易更為一致。在過去90天中,比特幣與黃金的相關性平均約為0.12,而與股票的相關性則為0.32。
報告指出:“關鍵問題在於比特幣是否能夠回到其與股票低相關性的長期模式。”同時,黃金仍然是大多數投資者首選的避險資產。
在此同時,加密貨幣交易所則藉著市場波動的上升,通過加大對金融衍生品(如期貨)的投資來獲利。
根據Coinalyze的數據,4月比特幣期貨的淨未平倉合約增加了超過30%,達到約280億美元。
—
在當前金融市場的波動中,投資者的行為展現了他們對風險管理的重視。槓桿ETF和避險資產的雙重投資策略,反映出市場參與者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的地位雖然受到質疑,但其在波動市場中的表現卻顯示出其潛在的價值。這不僅是對傳統資產的挑戰,更是對金融市場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投資者在選擇資產時,應該更加關注其長期表現和風險管理策略,而不僅僅是短期的價格波動。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