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HP集團第三季鐵礦石產量輕微下跌 受颱風影響 但智利銅礦產量展望樂觀
全球最大上市礦業公司BHP集團於周四公布,因受颱風影響,第三季度鐵礦石產量略為下降;不過,由於智利Escondida銅礦的產量提升,該公司預計2025年智利銅礦產量將達到指引區間的上半部。
今年2月,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地區接連受颱風襲擊,BHP被迫暫停全球最大鐵礦石出口樞紐港口赫德蘭港的運作,這是繼1月颱風Sean造成的干擾後的又一次影響。
儘管天氣惡劣,BHP在皮爾巴拉的九個月產量創下新高,受惠於去年完成的South Flank礦區增產,以及礦業區域C的採礦活動提升了13%。
截至格林威治標準時間0027分,公司股價上升0.6%,至每股36.2澳元,與礦業子指數約1%的漲幅大致相符。
銅礦方面,第三季度產量增長10%,達到513,200公噸,主要得益於智利Escondida礦場運營改善,產量提升了20%。
BHP表示,預計2025財年除其BMA煤炭合資企業外,所有業務部門均能達到單位成本目標。BMA煤礦因Broadmeadow礦區受不良天氣及地質問題影響,成本預計將上升。
BHP一直利用其鐵礦石業務的收入——該業務仍佔其收益逾半——來擴展銅礦和鉀肥項目,為能源轉型帶來的增長機遇做準備。
來自該全球礦業巨頭西澳業務的鐵礦石產量於截至3月31日的季度下降至6,780萬噸,較去年同期的6,810萬噸略降,符合市場共識預期的6,803萬噸。
—
編輯觀點:BHP的策略與未來展望
BHP的最新數據顯示,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天氣挑戰,資源型企業必須更靈活地調整運營策略。颱風頻繁造成的臨時停產,提醒我們氣候風險對全球供應鏈的實際影響不容忽視。BHP能夠在逆境中依然保持產量接近歷史高位,反映其在採礦技術和運營管理上的韌性。
此外,BHP積極將鐵礦石收入轉向銅和鉀肥等戰略資源的投資,顯示其對能源轉型的前瞻布局。銅作為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的關鍵金屬,其產量提升意味著BHP正逐步擺脫單一依賴鐵礦石的盈利模式,迎合全球減碳趨勢。
然而,煤炭業務成本上升則反映出傳統能源行業仍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極端氣候和地質問題的雙重壓力。未來BHP如何在保持短期盈利與推動長期可持續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投資者和市場關注的焦點。
總體而言,BHP的表現和策略展示了大型資源企業在氣候變遷大背景下的適應與轉型路徑,對於香港及全球投資者而言,瞭解這些動向有助於把握礦產資源市場的新機遇與風險。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