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治療新藥管道持續增長

心肌梗塞臨床試驗管道顯示出強勁潛力,超過45家主要製藥公司積極參與治療領域

心肌梗塞市場的增長主要受到心血管疾病日益普遍以及診斷和治療技術進步的推動。主要因素包括人口老齡化、與生活方式相關的風險(如肥胖和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病例的增加。藥物創新和微創手術的發展,加上醫療基礎設施的改善,正在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這些趨勢凸顯了市場的顯著增長潛力。

DelveInsight的《心肌梗塞管道洞察2025》報告提供了全球心肌梗塞療法在臨床開發各階段的全面覆蓋,主要製藥公司正致力於推進心肌梗塞管道領域的未來增長潛力。

心肌梗塞管道報告的主要要點

DelveInsight的心肌梗塞管道報告顯示,該領域有超過45家活躍公司正在開發50多種心肌梗塞藥物。
主要的心肌梗塞公司如Kancera、台灣生技、Translational Sciences、RION、Mesoblast、Faraday Pharmaceuticals、Idorsia Pharmaceuticals、Celecor Therapeutics、ResoTher Pharma、BioCardia、TRPHARM、Boehringer Ingelheim等,正在評估新型心肌梗塞藥物,以改善治療格局。
一些有前景的心肌梗塞管道療法,如KAND567、TWB201、TS 23、純化外泌體產品、MPC-25-IC、FDY-5301、Selatogrel、Zalunfiban、RTP026、CardiALLO細胞療法、Goflikicept、BI765845等,正在不同階段的心肌梗塞臨床試驗中進行。
2024年7月,CellProthera宣布啟動“PERFECT”研究,這是一項對最近參與Phase I/IIb EXCELLENT試驗的患者進行的長期隨訪觀察研究,該試驗成功地對接受ProtheraCytes治療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了研究。
2024年6月,Faraday Pharmaceuticals宣布其正在進行的關鍵Phase III Iocyte AMI-3試驗的患者招募已完成。
2024年2月,Viatris宣布已簽署一項重要的全球研究和開發合作協議,根據該協議,Viatris將獲得兩項Phase III資產的全球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並有可能在未來增加其他創新資產。該合作包括Selatogrel,這是一種潛在的救命自我給藥藥物,適用於有急性心肌梗塞(AMI)或心臟病史的患者。
2024年2月,Global Biotechnology宣布了Phase III AEGIS-II試驗的頂線結果,評估CSL112(人類載脂蛋白A-I)與安慰劑相比,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降低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風險的療效和安全性。
2024年1月,Faraday Pharmaceuticals宣布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達成特殊協議評估(SPA)修訂,這使得該公司能夠加快計劃中的Phase III研究中期分析的進程。

心肌梗塞管道報告提供了管道資產的詳細檔案,臨床和非臨床階段心肌梗塞藥物的比較分析,非活躍和休眠資產的全面評估,以及對心肌梗塞臨床試驗環境中的驅動和限制因素的評估,還有機會和風險的評估。

心肌梗塞概述

心肌梗塞是指由於缺血導致心肌組織死亡,最常見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疾病。Type 1 MI源於不穩定斑塊的破裂,導致冠狀動脈阻塞。Type 2 MI則發生在氧供應和需求之間失衡的情況下,例如在全身性低血壓或血管痙攣期間。臨床上,心肌梗塞表現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ACS),這是一種潛在的危及生命的情況。

心肌梗塞的發生是由氧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失衡引起的。雖然導致冠狀動脈≥75%狹窄的顯著動脈粥樣硬化在靜息時可能不會影響血流,但在運動或心動過速等活動期間,增加的心肌需求可能導致缺血和心絞痛。在大多數情況下,心肌梗塞是由冠狀動脈動脈粥樣硬化合併血栓形成引起的。斑塊破裂是血栓形成的主要觸發因素,暴露了斑塊的壞死核心於血液循環中,從而引發強烈的凝血反應。雖然大多數心肌梗塞患者有阻塞性冠狀動脈疾病,但斑塊破裂和潰瘍有時也會在沒有可見阻塞病變的情況下發生。罕見情況下,如心內膜炎引起的冠狀動脈栓塞、假體瓣膜血栓形成、冠狀動脈剝離或自身免疫/感染性關節炎,也可能導致非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肌梗塞。

導致氧供應失衡的病理生理因素在心肌梗塞中起著關鍵作用。冠狀動脈痙攣和內皮功能障礙可能在沒有顯著阻塞的情況下限制血液供應,而嚴重貧血則可能損害心臟的氧供應。相反,提升心肌氧需求的情況,如甲狀腺毒症、主動脈狹窄或可卡因使用,可能在相對輕微的供應減少下觸發心肌梗塞。

診斷基於臨床症狀、心電圖變化和心臟生物標誌物升高。確診需要心臟導管檢查,這既是診斷也是治療。懷疑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的患者應進行緊急再血管化。治療包括抗凝劑、抗血小板劑、他汀類藥物和其他支持療法。二次預防包括雙重抗血小板治療、β-阻滯劑和/或ACE抑制劑、他汀類藥物,以及解決可改變的風險因素。

心肌梗塞治療評估

心肌梗塞管道報告提供了新興心肌梗塞療法的整體視圖,按階段、產品類型、分子類型、給藥途徑和作用機制進行細分。

心肌梗塞管道報告的範圍

覆蓋範圍:全球
按產品類型的治療評估:單一、組合、單一/組合
按臨床階段的治療評估:發現、臨床前、Phase I、Phase II、Phase III
按給藥途徑的治療評估:靜脈注射、皮下、口服、肌肉注射
按分子類型的治療評估:單克隆抗體、小分子、肽
按作用機制的治療評估:鈉-葡萄糖轉運蛋白2抑制劑、化學因子CXCL13抑制劑、抗纖溶劑、纖維溶解劑、細胞替代、抗氧化劑、普林受體P2Y12拮抗劑、GPIIb-IIIa拮抗劑
主要心肌梗塞公司:Kancera、台灣生技、Translational Sciences、RION、Mesoblast、Faraday Pharmaceuticals、Idorsia Pharmaceuticals、Celecor Therapeutics、ResoTher Pharma、BioCardia、TRPHARM、Boehringer Ingelheim等。
主要心肌梗塞管道療法:KAND567、TWB201、TS 23、純化外泌體產品、MPC-25-IC、FDY-5301、Selatogrel、Zalunfiban、RTP026、CardiALLO細胞療法、Goflikicept、BI765845等。

從這份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心肌梗塞的治療前景非常光明,隨著越來越多的製藥公司投入資源,未來可能會出現多種新療法。這不僅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療基礎設施的改善,心肌梗塞的治療將變得更加高效和個性化,這對於整體公共健康來說是一個積極的信號。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