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銀行首季盈利升39% 投資銀行業務帶動收入增長
法蘭克福消息 — 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周二公布首季盈利,較去年同期增長39%,主要受惠於其全球投資銀行部門在債券及貨幣交易市場波動中,收入大幅提升。
儘管該行因一宗槓桿融資交易進行減值撥備,並就關稅影響客戶風險作出額外準備,盈利仍錄得顯著增長。這家德國最大銀行首季歸屬股東淨利為17.8億歐元(約20.3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2.8億歐元,且高於分析師預期的16.4億歐元。
這份業績標誌著德意志銀行進入關鍵一年,該行正逐步完成為期三年的重整計劃,並力求達成一系列被部分分析師視為過於雄心勃勃的目標。
德銀行政總裁Christian Sewing表示:「這些業績令我們有望實現2025年所有目標。」
Sewing於今年三月獲續任行政總裁,現正調整銀行策略,並制定明年及更長遠的目標。藉著首季業績,德銀累計盈利已超越過去十年虧損,成功彌補2015年至2019年間的沉重虧損。
在德銀最大業務之一的固定收益及貨幣交易部門,收入按年增長17%,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0.3%。不過,起源及諮詢業務在連續幾季大幅增長後,本季收入下跌8%。此外,該行就一項未具名槓桿融資頭寸撥備了9,000萬歐元的減值。
本周多家歐洲大型銀行相繼公布季度業績,正值美國銀行業績強勁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初引發的全球貿易戰,使投資者密切關注銀行如何應對經濟增長放緩,及其對貸款需求與客戶財務狀況的潛在衝擊。
Sewing在內部備忘錄中指出:「鑑於關稅討論帶來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上升,我們已作出額外撥備,導致整體撥備較去年同期增加。」
德銀業務遍及悉尼至紐約,但其重要的德國本土市場經濟持續停滯。德國央行行長上周警告,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可能於2025年出現輕微衰退,這或將侵蝕銀行盈利並引發企業貸款違約。
儘管Sewing致力達成其雄心勃勃的盈利及成本目標,部分分析師仍對銀行能否全面實現目標持懷疑態度。事實上,德銀已於今年一月放棄了一項重要的成本目標。
不過,德國政府大膽放寬長期財政支出限制,被視為有利銀行及歐洲最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長。
(1美元兌0.8782歐元)
—
評論與分析
德意志銀行這次首季業績亮眼,特別是固定收益和貨幣交易部門的收入增長,反映出在全球市場波動中,該行投資銀行業務的競爭力和風險管理能力有所提升。這對一直以來被視為較為保守的德銀,是一個顯著的正面信號。
然而,槓桿融資業務的減值和因應關稅風險增加的撥備,提醒我們市場依然充滿挑戰,尤其是在全球貿易緊張和經濟增長不確定的背景下。德國經濟可能在2025年陷入輕微衰退,這對銀行業的貸款質素及盈利能力無疑構成壓力。
Sewing的策略調整和目標制定固然重要,但過往目標未能完全達成的經驗,令市場對德銀的未來表現保持審慎態度。投資銀行業務的波動性較大,如何在穩健風控與追求利潤之間取得平衡,是德銀未來成敗的關鍵。
此外,德國政府放寬財政限制,短期內或為德銀及整體經濟注入活力,但長遠而言,銀行必須面對全球經濟結構轉型與監管趨嚴的挑戰。
總括而言,德銀的首季業績為其重整計劃注入信心,但未來仍需密切關注宏觀經濟變化及內部風險管理,才能真正穩固其市場地位及實現長遠增長。這不僅是德銀的考驗,也是整個歐洲銀行業在後疫情及地緣政治動蕩時代的縮影。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