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名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學生狀告校方及州長,指控非法拘捕及報復性紀律處分
路透社報道,四名現任及前任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學生於星期三控告該校及德州州長格雷格·艾博特(Greg Abbott),指他們因抗議以色列對加沙的攻擊而遭非法拘捕及報復性紀律處分。
呢宗訴訟係2024年春季爆發嘅一連串法律行動之一,針對美國大學、執法部門及州政府領導人處理支持巴勒斯坦學生示威嘅方式提出質疑。
呢宗訴訟由美國阿拉伯人反歧視委員會(American-Arab Anti-Discrimination Committee,簡稱ADC)代表學生喺聖安東尼奧聯邦地方法院提出,指控UT奧斯汀校長杰伊·哈特澤爾(Jay Hartzell)、艾博特州長及執法人員蓄意壓制4月24日校園示威中嘅親巴勒斯坦言論自由。
根據訴狀,艾博特喺哈特澤爾同意下,命令穿著防暴裝備嘅州警察進行大規模拘捕,違反示威者根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享有嘅集會同言論自由權利。
對於訴訟,UT奧斯汀發言人邁克·羅森(Mike Rosen)回應,指校方當時係為維護校園安全及執行示威規則,且大部分被捕者係校外人士。
艾博特辦公室暫未回應置評請求。當日拘捕期間,艾博特喺社交媒體發文指:「德州絕不容忍反猶主義。」
訴訟中兩名學生表示,他們希望避免其他人受到如自己般身心傷害。
學生:抗爭係為爭回被污名化嘅話語權
二年級學生阿溫·海爾雷恩(Arwyn Heilrayne)表示:「我哋係要奪回我哋嘅敘事權,因為我哋被當成反猶罪犯對待。」她被警察推倒在地,手腕被緊緊用膠帶束縛,事後更經歷恐慌發作。
她透露,事件後不得不退出州議會實習,並被診斷患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另一名三年級學生米婭·西斯科(Mia Cisco)表示,隨著特朗普政府嘗試驅逐支持巴勒斯坦嘅外籍學生,她對起訴學校嘅決心更加堅定。
她說:「而家更加重要同緊要嘅係,要表明呢啲做法係唔啱嘅。」她在被捕後,警察曾強行摘除她嘅頭巾。
示威中有數十人被拘留,兩日後因缺乏合理懷疑,特拉維斯縣檢察官辦公室取消控罪並釋放他們。
但訴狀指出,所有被捕學生都面臨校方嘅紀律處分。
ADC主管阿貝德·艾尤布(Abed Ayoub)認為,大部分美國人,尤其係德州人,都支持親巴勒斯坦示威者嘅言論自由。
佢指出:「艾博特州長同其他人低估咗美國人對第一修正案權利嘅重視。」
編輯評論:言論自由與政治壓力的拉鋸戰
今次事件反映出美國社會中言論自由與政治立場之間日益尖銳嘅矛盾。德州大學及州政府對親巴勒斯坦示威的強硬回應,暴露出當前政治氣候對校園言論自由的嚴重挑戰。學生們不但遭遇身體上的暴力,連帶心理創傷及學業、實習機會都受影響,顯示壓力不僅限於抗議現場,更延伸到個人發展層面。
這類案件提醒我們,言論自由不應因政治敏感而被隨意剝奪。校園作為思想交流的場所,理應保障不同聲音的存在,尤其是在國際議題上。政府與校方在維護秩序的同時,更需尊重憲法保障的權利,避免以「安全」名義過度干預,否則將損害民主根基。
此外,艾博特州長以反猶主義為由強硬執法,是否真正出於維護社會和諧,抑或是政治操作,值得深思。對於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而言,訴訟不僅是維權手段,更是爭取話語權的象徵行動,彰顯了當代社會中不同族群、政治理念的碰撞與博弈。
未來,如何在保障言論自由與維護公共安全間找到平衡點,將是美國高校及政府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香港社會亦可從中吸取教訓,思考在多元意見共存的環境下,如何更公平及理性地處理政治敏感議題。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