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政府成員建議對大型互聯網平台徵收10%新稅
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梅茨(Friedrich Merz)內閣中一位初級成員提出,建議對包括Alphabet旗下Google及Meta Platforms旗下Facebook等大型互聯網平台,徵收10%的新稅。此舉或將加劇德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緊張關係。
文化部長沃爾夫拉姆·魏默(Wolfram Weimer)在接受《Stern》雜誌採訪時表示,數碼服務是他的「議程重點」,他認為10%的稅率屬於「適度且合理」。他同時透露,文化部正著手起草相關立法。
曾經是媒體企業家的魏默指出,這些大型美國科技公司在德國開展的業務價值數十億歐元,且利潤豐厚。他們從德國的媒體、文化內容及基建中獲益良多,但卻繳納極少稅款,投資不足,對社會回饋亦不夠。他對此表示批評。
有政府官員透露,該稅務提案並未與其他部門協調,該官員因內部討論性質而要求匿名。不過,這一提案符合梅茨總理聯合政府協議中對數碼企業徵稅的主張。
—
評論與啟示:
德國此舉反映出歐洲國家在數碼經濟時代,對跨國科技巨頭徵稅的強烈意願。美國科技企業長期以來在海外市場獲利豐厚,卻被指避稅或稅負過輕,這不僅引發公平競爭的疑慮,更牽動地緣政治與經濟利益的較量。德國文化部長魏默的立場,既反映出對本國文化產業及基建貢獻的重視,也透露出對科技巨頭社會責任感不足的批評。
然而,這種單方面徵稅的做法,可能引發美國的報復措施,甚至加劇兩國貿易摩擦,對全球數碼市場穩定帶來挑戰。此外,缺乏跨部門協調顯示內部政策制定仍有待完善,若無法形成更廣泛共識,稅制改革的推行或將遭遇阻力。
從更宏觀角度看,這種針對大型科技企業的數碼稅,正是全球稅務體系面對數碼化帶來的變革而必須適應的趨勢。對香港及其他市場而言,如何在促進創新與保障公平稅收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政策制定的重要課題。
總結來說,德國新稅提案既是對跨國科技企業稅收公平性的呼聲,也是一場國際經濟政治博弈的縮影,值得業界與政策制定者持續關注與深思。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