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雲端業務Azure強勁增長 超越市場預期
微軟(Microsoft)於周三公布最新季度業績,旗下雲端運算業務Azure增長強勁,表現遠超市場預期,令投資者在經濟不明朗下感到安心,股價於盤後交易大升7%。這次亮麗的業績亦與上周谷歌(Google)公布的類似結果相呼應,有助緩解市場對人工智能(AI)需求放緩的憂慮。此前部分分析師曾因微軟取消部分數據中心租約,認為其容量過剩。
投資者同時關注美國大幅關稅對企業開支的影響,但Meta平台的廣告收入強勁,顯示目前企業支出仍然活躍。微軟股價的上升,令其市值增加超過2,000億美元。
微軟表示,截至3月31日止季度,Azure雲端收入增長33%,高於Visible Alpha預測的29.7%。AI貢獻了16個百分點的增長,較上一季度的13個百分點有所提升。公司預測本財年第四季度在固定匯率下,雲端收入將增長34%至35%,達287.5億至290.5億美元,明顯高於分析師預期。
商業訂單增長18%,部分受惠於與ChatGPT開發商OpenAI的新Azure合約,但微軟未有透露該合約的具體規模或對Azure整體增長的貢獻。
非AI業務表現同樣亮眼 CFO強調AI貢獻符合預期
微軟財務長Amy Hood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AI對雲端業務的貢獻符合公司預期,真正超越預期的是Azure的非AI業務。「AI業務的唯一額外利好,是我們能夠提前向多個客戶提供供應。」她說。
此前多位華爾街分析師下調了對Azure的預期,因為研究報告指出微軟結束了一些數據中心的租約。CEO Satya Nadella回應指,微軟歷來不斷調整數據中心規劃,但近季分析師才開始密切關注這些調整。他認為市場對數據中心的懷疑態度,反而給了公司超越預期的空間。
Synovus Trust高級投資組合經理Dan Morgan指出,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是投資者擔憂的主要原因,但微軟仍能逆勢表現,顯示問題並未如預期嚴重。
資本開支大增 轉向投資短期資產
微軟本季度每股盈利3.46美元,優於市場預期的3.22美元。收入增長13%,達701億美元,其中智能雲業務(包括Azure)收入達268億美元。
本季度資本支出大幅上升53%至214億美元,但長期資產支出佔比減半。Hood表示,2026財年(7月開始)資本開支仍將繼續增長,但增速放緩,且更注重短期資產投資。這反映出微軟從大型數據中心建築轉向投資晶片等快速變現資產。
投資者關係副總裁Jonathan Neilson解釋指,短期資產如CPU和GPU晶片能更快帶來收入,這些晶片由Intel、AMD和Nvidia等公司生產。
微軟持續擴充AI基礎設施 對晶片供應商影響深遠
微軟多次表示AI業務受容量限制,已投入數十億美元擴建AI基礎設施和數據中心。若大型科技公司縮減AI開支,將對晶片巨頭Nvidia及美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摩根大通分析師估計,未來兩年數據中心支出將為美國經濟增長貢獻10至20個基點。
—
評論與啟示
微軟Azure的強勁增長,不僅反映出企業對雲端及AI服務的持續需求,亦展示出微軟在AI轉型中的領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雖然AI成為市場焦點,但微軟CFO強調非AI業務的穩健表現同樣關鍵,提醒投資者不要只盯著AI熱潮而忽視其他核心業務的健康發展。
此外,微軟資本支出的轉向短期資產,反映出企業在快速變化的科技環境中更注重靈活調整投資策略,以便迅速反應市場需求和技術進步。這種策略有助於降低風險,避免在大型固定資產上的過度投入,為未來的持續創新留出空間。
最後,微軟與OpenAI的合作、對AI基礎設施的巨額投資,凸顯出AI技術已成為科技產業競爭的核心。這不僅影響微軟自身的業績,也牽動整個供應鏈和經濟結構,尤其是晶片製造商和相關產業。投資者應密切關注這些動態,因為AI帶來的商機與挑戰將深遠影響未來科技和經濟格局。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