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軟免費提供歐洲政府網絡安全計劃 加強抵禦人工智能相關威脅
瑞典斯德哥爾摩報道 — 微軟宣布,將免費向歐洲各國政府提供一套全新的網絡安全計劃,旨在加強防禦包括人工智能(AI)加強版的網絡威脅。這個計劃於星期三正式啟動,目標是透過強化情報分享和協作,預防及阻止網絡攻擊。
近年來,歐洲地區網絡攻擊激增,當中不少與中國、伊朗、北韓及俄羅斯等國家支持的黑客組織有關。微軟表示,這套計劃將特別針對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威脅,提升各國政府的防禦能力。
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如果我們能將在美國發展的技術和經驗帶到歐洲,將有助於加強更多歐洲機構的網絡安全防護。」他還透露,微軟本月底將推出更多相關措施。
隨著攻擊者越來越多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擴大攻擊規模及影響,從癱瘓關鍵基礎設施到散播假消息,威脅日益嚴峻。史密斯指出,雖然惡意勢力將人工智能武器化,但人工智能同時也能成為防禦利器。
他強調:「到目前為止,我們未見過人工智能能夠逃避我們對其使用或相關威脅的偵測能力。」他說:「我們的目標是確保人工智能在防禦端的進展速度,能夠快過其在攻擊端的發展。」
微軟會持續監控任何對其發布的人工智能模型的惡意使用,並阻止已知的網絡罪犯使用其人工智能產品。
近年來,人工智能驅動的深度偽造技術(deepfake)層出不窮,例如2022年出現過一段偽造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向俄羅斯投降的影片,2023年則有一段假音頻影響斯洛伐克大選。史密斯表示,目前音頻偽造比視頻更容易實現。
—
評論與啟示
微軟此舉可視為科技巨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一環,尤其在全球網絡安全威脅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免費向歐洲政府提供資源,既提升防禦能力,也促進跨國合作。這種「科技外交」策略,既有助於鞏固微軟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也回應了政府對抗國家級網絡攻擊的迫切需求。
然而,人工智能的雙面性值得深思。雖然人工智能技術被視為加強防禦的關鍵,但攻擊者也同時利用其創造更難以辨識的假消息和攻擊手段。這場「攻防賽跑」意味著防禦方必須不斷創新,且需建立更強的國際合作機制,才能有效應對跨境網絡威脅。
此外,微軟強調監控和限制其AI產品被惡意使用,這反映出大型科技公司在AI倫理和治理上的責任感。然而,這種自我監管是否足夠?是否需要更多政府監管和國際規範來約束AI技術的軍事及惡意用途?這是未來值得關注的議題。
總括而言,微軟免費推動的歐洲網絡安全計劃,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提升,更是全球數碼時代下,科技企業與政府共同抗衡複雜威脅的典範。香港及亞洲地區亦應密切留意類似合作模式,提升本地網絡安全防護,防範人工智能帶來的新型風險。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
🎬 YouTube Premium 家庭 Plan成員一位 只需 HK$148/年!
不用提供密碼、不用VPN、無需轉區
直接升級你的香港帳號 ➜ 即享 YouTube + YouTube Music 無廣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