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wC初級律師靠AI工具Harvey大大減輕繁重工作,合作夥伴稱若收回工具「場面必亂」
在人工智能(AI)引起失業恐慌的同時,亦有不少專業人士對AI減輕工作重複性勞動抱有期待,尤其是職業生涯初期的年輕人。理論上,AI若能處理例行性任務,年輕專業人士便能有更多時間累積實戰經驗,促進升職發展。
以初級律師為例,AI工具可協助處理大量繁瑣的工作,例如在法規、條例和案例數據庫中搜尋先例或法律規定。國際知名專業服務公司PwC旗下擁有數千名律師,為客戶提供法律服務。當PwC向員工提供名為Harvey的AI法律工具時,公司原預期資深律師會較熱衷使用,但實際上正是初級律師「最為興奮」,PwC英國合夥人兼首席AI官Bivek Sharma在倫敦舉行的Brainstorm AI論壇上表示。
Sharma指出:「他們不想再手動逐條查閱法例拼湊資訊。Harvey可以幫他們完成60%至70%的初步工作,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專注於質量更高的分析。」Harvey利用大型語言模型協助法律團隊分析合約、起草文件和加速研究。Sharma更笑言,如果收回Harvey,「員工肯定會大鬧一場」。
Harvey背後的舊金山初創企業自2022年成立以來,已獲得30億美元估值。最新一輪由紅杉資本領投的融資籌得3億美元,並有望於今年突破1億美元年度經常性收入,CEO Winston Weinberg透露。
Weinberg認為,Harvey這類工具有助修復長期失效的律師行學徒制度。他說:「過去,初入行的律師會坐在合夥人身邊,參加所有客戶會議,從中學習。」隨着法律工作日益複雜,年輕律師反而更多時間被困在研究室,學徒模式逐漸崩壞。
透過AI分擔繁瑣工作,資深合夥人更有可能帶初級律師參與重要董事會會議,讓他們親身見證決策過程,例如如何考慮稅務結構安排。這些經驗過去可能要工作十年後才有機會,如今可望提前出現,令初級律師更享受工作。
Sharma承認,對AI工具對職位的影響仍有部分憂慮,但他強調:「整體來說,大家都希望有這種技術。」
—
評論與啟示
PwC引入Harvey這類AI法律工具,實際上反映了專業服務行業在數碼轉型中的一大趨勢:AI不僅是效率工具,更可能是培育年輕專業人才的助推器。過去多年,初級律師被繁重的資料搜集與檢索工作淹沒,難以直接接觸高層決策與客戶互動,導致學徒制逐步瓦解。Harvey的出現,讓這個模式有望重塑,令年輕律師更快融入實戰。
然而,這同時帶出一個關鍵問題:AI工具雖然能減輕重複性勞動,但若企業未能妥善調整培訓與晉升機制,AI反而可能加劇職場不平等。舉例說,資深律師若不願或無能力帶新人參與核心決策,初級律師依賴AI也難以獲得真正成長。因此,AI應用需與組織文化和人才發展策略同步設計。
此外,Harvey在PwC的成功也證明,AI的接受度往往來自基層員工的實際需求,而非高層的空洞推動。這提示企業在推行AI轉型時,應重視用戶體驗和實用性,讓技術成為員工的幫手,而非負擔。
最後,Harvey估值與融資規模顯示法律科技的投資熱潮仍在升溫。未來,類似AI工具將可能進一步擴展至合約管理、合規審查、甚至法律諮詢,徹底改變律師的工作模式。香港及亞洲市場的法律服務業,亦應密切留意這股浪潮,積極探索AI如何提升本地法律專業的競爭力和創新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