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廣州港開通直航秘魯昌卡伊港新航線 加強拉美貿易聯繫
中國南部最大航運樞紐廣州港於周二正式開通直達秘魯昌卡伊港的新航線,據中國央視報道,此舉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並促進與拉丁美洲的貿易往來。
昌卡伊港位於秘魯首都利馬以北,最近開始營運亞洲直達航班,能接納南美太平洋沿岸最大型的貨輪。此舉正值北京加強與資源豐富的拉美地區合作之際,尤其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下,深化經濟聯繫顯得更為重要。
央視報道指出,當天長約300米的貨輪「中遠沃爾加號」正裝載超過400個貨櫃,貨品包括冰箱、家用電器配件、汽車零件及其他廣東製造的商品。該直航航線約需30天即可抵達秘魯,物流成本則可降低約20%。
新航線將加快廣州南沙港與拉美其他港口的連接,如墨西哥的曼薩尼約港和智利的聖安東尼奧港。出口至拉美的商品種類亦有所增加,包括家電、電子產品、家具及玩具等。另一方面,來自太平洋沿岸的高品質水果、海鮮,以及安第斯山脈出產的紅酒,將更快進入中國市場。
昌卡伊港的首期工程由中遠集團投資14億美元興建,於去年11月由秘魯總統迪娜·博拉爾特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時正式啟用。
這個擁有15個泊位的深水港,被習近平譽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成功起點,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現代化復興古代絲綢之路的貿易路線。
中國預計將繼續投入數十億美元,與秘魯合作將昌卡伊港打造為連接亞洲與南美的主要航運樞紐。
—
評論與啟示
廣州港開通直航秘魯昌卡伊港的航線,不僅是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在拉美地區的具體行動,更是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尋求多元化國際合作的戰略調整。這條新航線不但能顯著降低物流成本,提升運輸效率,還能促進雙方貿易結構的多元化,從中長遠看將深化中國與拉美國家的經濟互依。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港口基建合作和航運鏈路的建立,正逐步改變傳統的全球供應鏈格局。中國不再只是一個製造大國,也正積極塑造自己作為全球物流和貿易樞紐的地位。對香港而言,這種趨勢提示本地物流和貿易企業需關注亞洲與拉美的貿易機會,並思考如何在新的全球貿易網絡中找到定位。
此外,拉美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中國龐大的市場需求形成互補,這也為雙方經濟合作帶來持續動力。不過,這種合作同時面臨政治、環境及社會風險,香港及區內企業在拓展業務時應謹慎評估相關風險。
總括而言,廣州港新航線的開通是一個具體且具有戰略意義的舉措,反映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積極布局,也提示香港的商業社群要捕捉新興市場的機遇,並做好風險管理,才能在未來國際貿易中保持競爭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