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高估值後果:三次大修正的啟示

三次高企市場估值結束於大幅修正

投資者的過度樂觀往往會在市場估值達到不可持續的高位時,導致劇烈的修正。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指出了三個主要的事件,每一次都以過高的市場估值為特徵,最終導致了重大的下跌:1990年代末的網絡泡沫、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前的市場,以及2021年的投機性飆升。

這些時期顯示出,高起點的市場往往難以再獲得進一步的收益,從而為修正鋪平道路。

在1990年代末,股市經歷了驚人的增長,特別是在科技板塊。從1995年至2000年,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市值增加了三倍,這是由於人們對互聯網轉型力量的狂熱信念。然而,這一波漲勢主要集中在一小部分科技股上,與今日市場的模式相似。當泡沫破裂時,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00至2002年間遭遇了三年的連續虧損,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次。

在其高峰期,市場估值(如周期調整後的市盈率)達到了未來幾十年中僅出現過兩次的高位。這一泡沫顯示出市場可以在不理性的樂觀中持續運行,直到經濟放緩或利率上升等催化劑觸發反轉。

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市場看似平靜,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新高,波動性達到歷史低點。信貸利差緊縮,長期的經濟穩定(被稱為「大平穩」)激發了樂觀情緒。

然而,這種平靜孕育了自滿的種子。正如經濟學家海曼·敏斯基所指出,持續的穩定往往導致不穩定的風險承擔。隨著次貸市場出現裂縫,全球金融系統的相互聯繫加劇了崩潰的影響。

儘管早期有警告,包括主要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凍結,但市場直到2007年末才達到高峰。隨後的危機摧毀了數萬億的財富,重塑了全球金融格局。

2020年,Covid-19疫情引發了急劇的經濟收縮,但前所未有的貨幣和財政刺激促使了驚人的反彈。到2021年底,資產估值在股票、債券和加密貨幣中飆升。標準普爾500指數錄得雙位數增長,而比特幣等投機性資產創下歷史新高。然而,在2021年11月,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承認通脹並非如最初所想的那樣短暫,這一過度樂觀的情緒開始降溫。

2022年的激進加息轉折點導致市場普遍拋售。標準普爾500指數在2022年1月的高峰和10月的低點之間下跌了超過25%,而國債收益率則錄得自18世紀以來的最大年度上漲。

這三次高企的市場估值最終都以大幅的市場修正告終,提醒投資者在面對似乎無限上升的市場時,應保持警惕。

在分析這些歷史事件時,我們可以看到,市場的過度樂觀常常來自於對經濟基本面的忽視。投資者應當更加關注市場的內在價值和基本面變化,而不僅僅是受到情緒驅動的短期波動。未來的投資策略應更加謹慎,避免重蹈覆轍。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根據網上資料所翻譯及撰寫,過程中沒有任何人類參與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