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川普預算案:NASA月球計畫遭砍,轉向馬斯克火星夢

特朗普提議削減NASA月球計劃 預算砍6億美元 支持馬斯克火星計劃

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提出的2026年預算方案,擬削減航天局NASA約60億美元的預算,重點砍掉關鍵的月球計劃項目,但同時加強了以火星為目標的計劃,這與億萬富翁、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的願景相呼應。

根據周五公布的2026年預算草案,NASA的超預算巨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SLS)將被取消,這款由波音與諾斯洛普·格魯曼打造的巨大火箭,以及由洛克希德·馬丁建造的獵戶座(Orion)載人太空艙,在完成2027年阿提米絲(Artemis)計劃的第三次任務後將不再使用。

此預算方案將削減NASA目前248億美元預算的24%,威脅取消多項科學計劃,影響全球數千名科研人員。多年來由NASA多家承包商爭取維持的合約可能被推翻,連帶影響與美國盟友如歐洲航天局、加拿大和日本等共同參與的任務。

除了人類太空探索項目外,NASA幾乎所有部分都面臨大幅削減,惟人類探索火星計劃卻獲得10億美元額外資金。這顯示阿提米絲計劃將大幅調整,向馬斯克所倡導的火星探索願景傾斜。

白宮在預算摘要中稱SLS和獵戶座「極度昂貴」且經費遠超預算;批評者則指這些削減——包括將NASA科學預算削減47%——是美國太空事業的「歷史性倒退」。

阿提米絲計劃於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啟動,目標是於2030年前讓人類重返月球,防止中國太空人先行登陸。阿提米絲將月球視為未來火星任務的試驗場,成為一場涉及數十家私營企業與多國參與的全球太空競賽中的重頭戲。

特朗普新政府特別聚焦火星探索,這也是馬斯克長期追求的目標。馬斯克是特朗普的前顧問,曾投入2.5億美元支持其連任競選。

SpaceX的星艦(Starship)火箭,是馬斯克火星計劃的核心多用途運載工具,已獲NASA合約,預計於2027年用於登月,成為與SLS及獵戶座並列的多種載人航天器之一。

預算摘要指出:「將在完成三次飛行後,逐步淘汰昂貴且延誤的SLS火箭及獵戶座太空艙。」SLS每次發射成本約40億美元,自2010年起的開發費用約230億美元,超出預算140%。

同時,預算將資助研發更具成本效益的商業系統,以取代SLS和獵戶座登月任務,支持更具雄心後續月球計劃。

著名科學家比爾·奈(Bill Nye)創立的太空政策組織「行星協會」批評,特朗普的預算削減是美國在太空科學、探索和創新方面的「歷史性倒退」。

預算方案中同時提及月球與火星兩條線路的任務規劃,似乎試圖在國會和航天業界堅持保留月球計劃的壓力,與馬斯克陣營主張優先火星計劃的聲音間取得平衡。

特朗普提名的NASA新任管理員,億萬富翁私人太空人與SpaceX客戶賈里德·艾薩克曼(Jared Isaacman),在上月的確認聽證會中表達了類似看法,預計本月稍晚將接受參議院投票。

多項數十億美元合約面臨風險

洛克希德·馬丁承包製造獵戶座太空艙,合約涵蓋至少8號阿提米絲任務,價值約40億美元,恐面臨終止風險。

洛克希德副總裁柯克·夏爾曼(Kirk Shireman)透露,目前正加快阿提米絲3、4、5號任務的太空艙生產,並獲NASA鼓勵持續推進。

預算還將取消「閘道站」(Gateway),這是設計在月球軌道的科研與轉運站,原定於阿提米絲4號任務部署。此站將作為地球發射航天器與月面登陸器之間的中繼點。

諾斯洛普·格魯曼承包價值約9.35億美元的閘道站模組,上月由分包商泰雷斯阿里尼亞太空交付。根據證券文件顯示,諾斯洛普在該計劃中已承擔約1億美元費用。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NASA在阿提米絲3號後的具體登月任務規劃,但可能會優先使用SpaceX及傑夫·貝索斯旗下Blue Origin公司研發的月球著陸器。

去年,NASA與日本簽署協議,未來的阿提米絲任務將包括日本太空人,這是美日聯盟的重要步驟,將首次有亞洲太空人登上其他天體。

NASA表示,已建成的閘道站組件可轉用於其他任務,並將邀請國際夥伴參與這些新計劃。

評論與觀察:

特朗普這次預算方案明顯反映了他對NASA太空探索方向的重新定位,從傳統的月球重返計劃轉向更加聚焦火星探索,這無疑是向馬斯克的私人航天願景靠攏。這種政策轉變既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

首先,砍掉SLS和獵戶座這兩個傳統大型政府承包項目,雖然能節省龐大經費,但也意味著多家傳統航天巨頭的合約受到嚴重衝擊。這可能引發產業鏈的震盪,並招致來自國會及產業界的強烈反對,因為這些項目不僅代表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長期投資,也涉及龐大的就業和技術積累。

其次,增加對火星探索的資金支持,尤其是依賴私營企業如SpaceX的商業航天系統,顯示美國太空政策正逐漸從政府主導向公私合作轉型。這種模式有望提高效率與創新速度,並激發新一輪太空競賽,但同時也帶來對私企依賴過重的風險,若商業航天企業的技術和資金無法達標,可能會影響國家整體太空戰略。

此外,取消閘道站意味著美國在月球軌道的持續存在將受到限制,這對國際合作夥伴如歐洲、加拿大及日本而言是一大打擊,可能影響美國的國際太空領導地位和盟友關係。

最後,這份預算計劃反映的是一種政治與技術願景的博弈,如何在國會、產業及私人企業間找到平衡,將決定美國未來在太空探索領域的競爭力。對香港及全球太空科技產業而言,這種政策調整值得密切關注,因為它將影響全球太空供應鏈與技術合作格局。

總結來說,特朗普的預算方案是一次大膽的政策轉向,既有風險也有潛在的革新動力,未來NASA能否成功轉型並保持領先地位,將取決於政府、產業與私企的協同合作與創新能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