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特調高墨西哥製造車款售價 回應特朗普關稅政策
底特律消息 — 福特汽車宣布,自5月2日起調升三款墨西哥生產車型的售價,成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關稅後,首批調整售價的大型汽車製造商之一。根據福特向經銷商發出的通知(路透社獲得並審閱),包括Mustang Mach-E電動SUV、Maverick皮卡及Bronco Sport在內的部分車款,價格將最高調漲2,000美元。
福特早前曾表示,特朗普的貿易戰將使其2025年額外增加約25億美元成本,但預計可減少約10億美元的影響。競爭對手通用汽車(GM)上週則估計,關稅將使其成本增加40億至50億美元,惟預期透過抵銷措施減少至少30%的負擔。
福特發言人表示,價格調整僅適用於5月2日後生產的車輛,這些車輛預計將於6月底陸續抵達經銷商。發言人強調,此次調價是「例行」的中年調整,結合了部分關稅成本,但並未將關稅全數轉嫁給消費者。福特股價當日中午時段下跌1.7%,報10.26美元。該公司目前仍在7月4日美國獨立日前後對多款車型提供折扣促銷。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在汽車行業引發數週不確定性,不少美歐大型汽車製造商紛紛撤回銷售預測、調整生產計劃,甚至暫時關閉工廠。經過汽車業界多次反彈,特朗普放寬了部分進口汽車零件的關稅,允許汽車商對美國生產部分獲得抵免,避免對原材料重複課稅,但對每年進口約800萬輛汽車的25%關稅仍未撤銷。
分析師指出,若關稅持續存在,美國汽車銷量可能每年減少超過100萬輛。福特因其強大的美國本土製造基礎,較其他競爭對手有較佳抗關稅能力。巴克萊分析師指出,福特在美國銷售的車輛中有79%是在美國組裝,相比之下,通用汽車僅53%。
然而,福特仍從墨西哥進口旗下最受歡迎且價格較親民的Maverick皮卡。多數美國主要汽車商都面臨墨西哥製造的入門車型價格大幅上漲的壓力。福特與通用同時還須應對來自中國和韓國進口車輛的高額關稅。通用估計韓國進口車輛產生約20億美元的成本,福特則未透露中國進口車輛的相關費用。
依賴出口到美國市場的汽車製造商同樣面臨價格壓力。根據S&P全球移動數據,包含豐田和通用在內的12家大型汽車商,其在美銷售車輛中至少有40%是進口車型,其中福斯和現代汽車的進口比例超過60%。
在福特宣布調價前,大部分汽車商尚未實際調漲售價,但普遍警告價格上升在即。保時捷表示,若關稅持續,將不得不提高售價;美國福斯旗下奧迪品牌亦暗示可能調價,但未透露細節。相較之下,BMW根據與美國官員的接觸,預期7月起關稅將減少,顯示其對貿易環境較多競爭對手持樂觀態度。通用財務長保羅·雅各布森上週向分析師表示,目前不預期即刻調漲售價,對現時的價格環境感到滿意。
—
評論與啟示:關稅下的汽車產業挑戰與策略調整
福特率先調高墨西哥製造車款售價,象徵美國汽車業開始實質將關稅成本轉嫁消費者,標誌著特朗普關稅政策的直接市場影響逐步顯現。雖然福特強調未完全轉嫁成本,但這已是汽車價格上漲的前奏。對香港消費者而言,雖然福特車款主要供應美國市場,但此舉反映全球汽車產業鏈的脆弱性和成本壓力,亦可能波及國際車市價格結構。
值得注意的是,福特的美國本土生產比例較高,使其相對能緩衝關稅衝擊;而其他依賴墨西哥或海外生產的車企,尤其是入門車型,將面臨更大調價壓力。這揭示了地緣政治與貿易政策如何重塑全球供應鏈,促使企業重新評估生產佈局與成本結構。
此外,特朗普對汽車零件關稅的緩和措施,顯示政府也在嘗試平衡保護本土產業與避免過度傷害汽車供應鏈的矛盾。未來關稅政策走向仍不明朗,汽車企業需保持靈活應對,或加速推動電動車及本地化生產策略,以減少對外部供應鏈的依賴。
對投資者而言,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與價格調整,不僅影響汽車銷量,也將改變企業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格局。福特和通用等老牌車企的不同策略和產能分布,可能成為未來市場勝負的關鍵。整體而言,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多重挑戰與變革的交匯點,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及企業應對措施,以掌握未來發展脈絡。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