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彩AI預測賽後檢討!邊個模型預測最叻? 每次攪珠當晚10:30更新免費睇!

川普貿易戰:股市下跌,中國反擊?

特朗普中美「脫鈎」言論拖累美股 科技股領跌

在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美國華爾街期貨延續上周五的升勢,市場憧憬中美及全球貿易與關稅談判有實質進展。大型科技股因電子產品關稅豁免帶動大市,標普500及納指各升1%,道指更高收250點。白宮暫緩針對電腦及電子產品的關稅,但特朗普隨即澄清,這只是短暫寬限,行業專屬的電腦及半導體關稅很快將加推。

市場對關稅政策反覆感到困惑

雖然特朗普政策反覆,但市場對中國電子產品關稅或比預期寬鬆抱有希望。中國以高效供應鏈支持大小企業,蘋果股價單日飆升7%,特斯拉及Nvidia亦升3%。高盛業績理想,股價升2.5%。上周美股雖一度因貿易戰憂慮下挫,但特朗普於4月9日宣布大部分關稅延遲90日後,三大指數錄得近年最佳單周升幅。

不過,4月15日(星期二),華爾街期貨因特朗普的貿易戰不確定性而中止升勢。特朗普強調中國必須重返談判桌,並藉美國消費力作為籌碼。商務部同時對半導體及藥品進口展開調查,預示或有新一輪關稅。金融股因業績帶來支持,但強生因中國供應鏈干擾指引疲弱,波音則因中國暫停新飛機訂單而下挫。

華府罰Nvidia 中美貿易戰升級

4月16日(星期三)歐洲早市,Nvidia因違反美國出口限制向中國等地出售H20 GPU,被罰55億美元,拖累股價急挫,市場憂慮美中貿易戰升級。同期有報道指白宮或將對中方關稅由145%提升至245%,加劇市場恐慌,金價升至歷史新高。

白宮高調宣佈對中國關稅高達245%

白宮4月15日發佈事實簡報,稱因中國報復,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最高245%關稅(包括早前加徵的125%及20%芬太尼相關關稅)。這一數字或僅適用於特定商品如醫療用品及電動車,而中國實際上並無直接出口電動車到美國,多以墨西哥、加拿大等間接途徑進入美國市場。

特朗普於福斯新聞訪問中未有直接提及245%這一數字,但強調對中國施壓,認為關稅是迫使中國讓步的工具,並樂觀表示中國終將回到談判桌,但仍維持強硬立場,指責北京不公平貿易。

中方要求尊重及指定談判對口人

中國對談判條件堅持「尊重」及「指定對口人」,強調不會在「槍口下」談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對245%關稅表示質疑,要求美方澄清。中方多次強調,談判需基於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及共贏心態,批評美方關稅是脅迫手段。中國亦可能更換談判代表以應對美方新策略。

特朗普關稅策略及全球談判動向

特朗普暫緩對75國的對等關稅90日,維持10%普遍稅率(中國除外),以鼓勵談判。4月15日簽署行政命令,調查關鍵礦產進口,矛頭直指中國,目標減少對中國製造業依賴。特朗普亦在Truth Social發文,強調Nvidia將在美國投資AI超級電腦及基建,並稱美國農民因中美貿易戰受損,自己曾以中國賠款補貼農民,批評拜登政府未能維護協議。

經濟影響及市場展望

若245%關稅全面實施,或令中美貿易規模(約6500億美元)近乎停擺,令美國家庭平均年度開支增加4300美元,並有機會引發衰退。中國對關鍵礦產的出口管制亦威脅美國供應鏈。特朗普的極限施壓策略雖可凝聚國內支持,但245%關稅數字缺乏明確文件佐證,或屬談判籌碼。

中國堅持尊重、穩定及指定對口人等談判條件,與特朗普要求北京主動的姿態相左。中國外交運作講究程序,主動讓步將削弱習近平國內地位。

特朗普對其他國家則採取較溫和策略,暫緩高關稅,並與日本、南韓、印度、越南等國展開談判。其財長Bessent明言,關稅是迫使各國坐上談判桌的策略。特朗普亦於Truth Social鼓勵企業遷回美國,承諾「零關稅」及「無環保延誤」,希望重振美國製造業。

美國經濟結構性劣勢難以改變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屬結構性問題,美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消費需求大、儲蓄率低,長期依賴亞洲等地的低成本供應。即使加徵關稅,逆差只略為收窄,反而推高消費成本。中國則透過轉口、加強與東盟及歐盟合作,分散風險,減低美國施壓的效力。

雙方均難成貿易戰「贏家」

2025年中美貿易戰,中國短期內佔有供應鏈及出口多元化優勢,美國則因股市大跌及民間抗議而壓力倍增。但長遠而言,美國若能有效整合美元霸權、全球同盟、科技及軍事優勢,仍可抗衡中國。關鍵在於特朗普能否於90日內敲定與盟友的貿易協議,進一步孤立中國。

然而,雙方過度施壓都有風險。特朗普的即興關稅政策如遇盟友反彈或適得其反,中國則面對經濟放緩及對美出口依賴的結構性問題。這場競爭更像一場高風險的相互依存遊戲,誤判(如台灣問題)更可能引爆更大危機。

特朗普強硬姿態或將軟化

隨著現實壓力浮現,特朗普或會逐漸軟化對華強硬關稅立場。美國遠未能成為中國製造業的替代者,不僅因中國工資較低,更因其龐大供應鏈、基建及技術工人優勢。美國企業及中小企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短期內難以尋找替代。

中國將堅持在互相尊重下談判,絕不接受美方脅迫。事實上,中美互為繁榮發展的依靠,美國是中國最大客戶,中國亦是美國企業重要市場。雙方難以完全「脫鈎」。

預計未來數周,雙方將展開密集幕後談判,或於90日內邁向新一輪貿易協議。特朗普團隊內部亦因企業壓力及華爾街反彈,而有迫切達成協議的動力。

市場即時反應:科技股重挫 金價創新高

4月16日早上,華爾街期貨因貿易戰不確定性急挫,納指跌2%,標普跌1.3%,道指跌200點。Nvidia因被禁向中國出售AI晶片,預計本季收入損失55億美元,股價暴跌。其他晶片股如AMD、Micron亦大幅下挫,蘋果、微軟、Meta、亞馬遜及Alphabet等大型科技股同樣受壓。零售銷售數據顯示3月按月增1.4%,為2023年1月以來最大升幅。消費者為避開關稅提前購物,金價因貿易戰升級升至每安士3317美元新高。

技術分析:道指、納指及黃金後市展望

– 道指期貨(現價40700)需企穩40100,方有望再上41300/42300-43300/44600,否則跌穿40000或回試39700/38600-37000/36200。
– 納指期貨(19000)需企穩19300,方有望再上19600/20000-20900/21400-22000/22400,否則跌穿19250或回試18600/18000-17600/16400-15800。
– 黃金(現價3240)需企穩3265-3275,方有望再上3305/3335-3355/3375-3400/3425-3450/3500-3525/3555,否則跌穿3255-3245或回試3180/3130-3065/2990-2960/2900-2800/2750。

黃金價格走勢圖

編輯評論:中美貿易戰已成全球經濟「新常態」

美國以關稅作談判籌碼,短期內可迫使部分國家讓步,但長遠而言,這種「即興」式政策極易引發盟友不滿,甚至動搖美元及美國國債市場的根基。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姿態,看似「America First」,實則令美國消費者承受更高生活成本,並加速供應鏈全球重組。

中國在這場博弈中展現出極強的戰略韌性——不僅積極分散出口市場,還善用全球供應鏈優勢,與東盟、歐盟深化合作。事實上,中國的「不在槍口下談判」立場,既保護了國內政治權威,也反映出北京對美方策略的高度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雖然在國內強調「重塑美國製造業」,但美國經濟結構早已服務業為主,過度依賴高關稅只會令美國企業及消費者自食其果。美國若真要減少對中國依賴,必須從根本上改革教育、創新、基建等領域,而非僅靠關稅壁壘。

全球供應鏈早已高度一體化,任何單邊貿易戰都只會帶來雙輸局面。未來90日內,雙方或會透過幕後談判尋求妥協,但中美「新冷戰」格局已難逆轉。歐盟、東盟等第三方則可因勢利導,靈活遊走於兩強之間,獲取最大利益。

最後,特朗普的貿易戰策略或許能在短期內收割選票,但長遠而言,美國若無法與中國建立穩定、互利的經貿關係,將難以維持全球經濟領導地位。中美雙方都應摒棄零和思維,尋求真正的共贏之道——否則,受害的只會是全球普通市民。

Chat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