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航空業面對貿易戰與經濟不明朗的雙重挑戰
芝加哥消息 —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成為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航空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由於經濟前景可能惡化,消費者行為難以預測,航空公司亦難以準確估算未來業務表現。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及前沿航空(Frontier)已撤回全年業績預測,而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則同時提供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盈利預測。
Zacks投資管理的客戶組合經理布萊恩·馬爾伯里(Brian Mulberry)指出:「這種情況反映出缺乏信心。」
路透社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料,美國激進的關稅政策將導致今年及明年美國經濟大幅放緩,未來一年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機率飆升至45%,為2023年12月以來最高,較上月的25%大幅上升。
由於旅遊消費與整體經濟活動密切相關,任何經濟衰退都預期會削減航空公司收入。
傳統上,航空業會透過削減運力和成本管理來保護盈利,尤其在經濟衰退時期。儘管航空公司已開始採取行動,但面對不穩定的經濟環境,他們無法大幅減速,以免失去市場競爭力。
業界普遍認為,目前的經濟不確定性是「自我施加」的問題,如果特朗普政府決定與貿易夥伴停火,情況可能會迅速改善。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狀況與疫情期間截然不同,當時旅遊需求幾乎崩潰,航空公司被迫全面節流保留現金。
相比之下,現時訂票量只是有所減弱,如果經濟前景改善,可能會出現反彈。因此,航空公司對於採取可能令競爭對手受益的激烈措施非常謹慎。
美國國內市場便是這種謹慎態度的典型例子。該市場目前旅遊需求最為疲軟,航空公司只能靠降價刺激需求。
聯合航空周三向投資者表示,國內單位收入(反映定價能力)本季度將呈現負增長,但第二季度運力(航班座位數)預計較去年同期增長8.2%,為主要航空公司中增幅最大。
聯合航空首席商務官安德魯·諾塞拉(Andrew Nocella)表示,公司雖計劃削減虧損航線,但同時會平衡市場份額與財務回報。
成本控制成為關鍵
經濟指標混亂,加劇了航空業的困境。儘管企業及消費者信心下滑,美國3月零售銷售和就業增長卻遠超預期。
根據美國銀行數據,3月家庭信用卡和借記卡支出較去年同期回升,顯示大部分地區的消費者仍持續消費。
旅遊需求的下滑主要來自低收入家庭,而富裕客戶仍在度假,支撐了高端旅遊需求。
聯合航空和達美航空均報告,3月季度高利潤的高端艙位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但若經濟進一步惡化,這部分收入將面臨風險。
聯合航空CEO斯科特·柯比(Scott Kirby)警告:「訂票量可能會進一步疲弱。」
航空業高層認為,行業前景取決於就業市場的穩健程度,但美國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三指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通脹和失業率。
面對高度不確定性,航空公司正專注於自身可控範疇,如嚴控成本。他們在旅遊淡季削減航班以降低營運支出。
達美和聯合航空提前退役多架老舊飛機以節省維修費用,達美更透過自然減員來縮減人手。
達美CEO埃德·巴斯蒂安(Ed Bastian)表示:「作為航空公司管理者,我們善於應對逆境。現在情況難以預測,因為這種困境有點是自我造成的。」
評論與啟示
這篇報導揭示了美國航空業在全球政治經濟變動下的脆弱性。特朗普的貿易戰不僅直接影響貨物貿易,也間接擾亂了服務業,包括航空業的市場信心與消費需求。航空業的前景不再僅由疫情後的復甦速度決定,經濟政策和地緣政治風險成為新變數。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航空公司在面對不確定性時的策略選擇:他們既要避免過度削減運力以免失去市場份額,也要控制成本以維持盈利。這種「踩剎車又不敢踩死」的微妙平衡,反映了行業對未來經濟走向的無奈和謹慎。
此外,高端旅遊市場的韌性說明富裕階層的消費能力仍是航空業收入的重要支柱,但這也帶來收入結構的風險——經濟下行時,低收入群體的需求萎縮可能加劇市場分化。
從更宏觀角度看,這種「自我施加」的經濟不確定性提醒政策制定者,貿易政策不僅影響外部經濟,也會深刻影響本土產業的穩定與發展。航空業作為經濟活動的晴雨表,其困境預示著更廣泛的經濟挑戰。
對香港及其他地區讀者而言,這反映了全球供應鏈與消費市場的緊密聯繫。航空業的變動也會波及旅遊業、貿易和相關服務業,提醒企業與投資者須密切關注國際政策風向,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不確定的全球經濟環境。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