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與南韓汽車產業的挑戰
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對進口汽車和輕型卡車徵收25%的關稅,這對日本和南韓的汽車產業造成了重大衝擊,這些產業不僅是兩國經濟的支柱,更是國家自豪感的來源。隨著消息的傳出,像日本的豐田和本田,以及南韓的現代汽車和起亞的股價均出現下跌,總市值損失達到165億美元。這項關稅將於4月3日生效。
在東京、首爾及“汽車之城”光州的街頭,民眾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些徵稅措施將對他們的經濟生活產生深遠影響,因為汽車產業在戰後的經濟崛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儘管汽車生產在二戰後改變了德國、意大利和法國的經濟面貌,但其在亞洲的影響力更為深遠。汽車製造商形成了龐大的企業集團網絡,影響了兩國工作生活的幾乎每一個方面。
在日本,汽車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約3%。汽車製造商,尤其是豐田,通過工會與管理層的年度談判,為全國的工資增長樹立了標杆。根據研究公司帝國數據銀行的數據,截至去年5月,汽車供應鏈的公司總數達到約6萬家。據日本汽車製造商協會的統計,該產業負責雇用超過500萬人,約佔全國勞動力的8%。
光州的擔憂
在南韓的光州,這裡是起亞汽車Sportage、Soul和Seltos跨界車的出口工廠所在地,一名起亞供應商的工人表示:“我們擔心生產量和就業。”這位工人希望匿名,他提到工廠計劃在4月份保留周六的班次,但需求看起來不太明朗。
美國汽車製造商通用汽車在南韓的工廠出口超過80%的生產車輛,包括Chevrolet Trax和Trailblazer跨界車。這些工廠可能會受到更大的影響,因為它們生產的車輛主要出口到美國,而南韓的競爭對手則更多地針對國內市場。“我們感到緊張,”一名工會工人告訴路透社,他也希望匿名。他表示,管理層之前告訴工會,2025年的生產將與去年持平,但目前尚未更新目標。
這位工人還提到,南韓總統缺席使他們無法控制關稅問題,這種政治動盪始於去年12月,當時被彈劾的總統尹錫悅短暫宣佈了戒嚴。
南韓產業部長安德根於週四會見了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的高層,對關稅的影響表示擔憂,尤其是對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他承諾將於4月採取措施以減少影響,包括促進國內投資和需求。
日本首相石破茂表示,東京將“擺出所有選項”,並指出日本是美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這一點政府一直在強調。
在2023年,日本出口了440萬輛汽車,包括卡車和巴士,其中三分之一出口到美國。這些關稅影響了全球汽車製造商供應鏈中的一個關鍵部分——墨西哥,這裡多年來建立了低成本的生產基地。根據墨西哥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墨西哥是美國最大的汽車出口國,2023年出口250萬輛輕型車輛,其中日產的市場份額為10%,是亞洲汽車製造商中最大的,但仍低於通用汽車、斯特蘭提斯和福特。
就業擔憂
57歲的女服務生福田惠子表示,這些關稅突顯了日本與美國之間困難的關係。她認為,由於日本依賴華盛頓的軍事防衛,東京不太可能發聲。隨著日本在消費電子和微芯片等其他領域的影響力逐漸減弱,汽車產業變得更加重要。汽車製造商仍然被視為新畢業生的首選,就業競爭也變得激烈。
24歲的研究生森川真由表示,這些關稅讓她對自己的職業前景感到擔憂,尤其是她的一位剛入職的朋友也在一家汽車公司工作。在南韓,現年33歲的韓相鎮則表示,這些關稅可能會威脅到許多人的生活質量,因為現代汽車在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認為這將導致大量失業,”這位首爾居民說。
這些關稅不僅影響了兩國的汽車產業,更深刻地影響了整體經濟和民眾的生活。隨著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劇,這一問題將成為日本和南韓未來必須面對的重大挑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