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續基金首季錄得創紀錄8.6億美元資金流出
根據研究機構Morningstar周四公布的數據,投資者在今年第一季度從全球可持續基金撤資達到創紀錄的86億美元。報告指出,資金流出的主要原因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氣候及社會議題的政策轉向有密切關係。
歐洲成最大撤資區域,資金流出逆轉態勢
歐洲作為全球3.16萬億美元可持續基金的主要市場,是本次資金流出的最大來源。第一季度歐洲可持續基金淨流出達12億美元,與上一季度淨流入204億美元形成鮮明對比,這亦是自2018年以來該區域首次出現淨流出。
Morningstar報告指出,特朗普重返白宮後,歐洲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視程度下降,而美國政府對多元化、公平及包容性(DEI)政策的限制,更為相關投資帶來額外法律風險。
美國資金流出持續,清潔能源表現成隱憂
報告同時提及,美國第一季度淨撤資61億美元,已是連續第十個季度出現資金流出。Morningstar分析,清潔能源等領域的基金表現不理想亦加劇投資者撤資意願。
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可持續投資研究主管Hortense Bioy表示:「這個季度不單止是資金流向的變化,更反映出市場對可持續投資策略的認知和定位正發生轉變。」
她補充:「我們觀察到美國對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反彈愈見加劇,這種情況已開始明顯影響歐洲市場,促使基金進行整合、品牌重塑及謹慎的產品開發。」
新產品推出減少,基金重塑趨勢明顯
報告指出,第一季度全球新推出的可持續基金產品僅有54隻,約為上一季度105隻的一半。此外,資產管理公司在第一季度重新命名或修改環境、社會及管治相關基金的數量高達335隻,較上一季度多出一倍以上。
—
編者評論:
這份報告揭示了全球可持續投資市場正經歷一波顯著的調整期,特別是在美國政治環境逆轉的大背景下。特朗普政府對氣候政策和社會公義議題的淡化,不僅影響美國本土市場,更波及歐洲這個長期以來可持續投資的重鎮。這反映出政治因素對資金流向的強大影響力,甚至能夠改寫投資者對ESG策略的信心與期待。
此外,基金管理公司的積極品牌重塑和產品調整,說明市場正試圖尋找新的定位以適應不確定和分化的投資環境。這或許是一個信號,提醒投資者及監管機構,ESG投資不再是單純的「道德選擇」,而是需要兼顧政策風險、市場表現和法規合規的複雜平衡。
未來,隨著全球氣候政策可能的反覆及社會議題的多元化,投資者或需更謹慎地評估可持續基金的真正價值與風險,而基金公司也需在透明度和策略創新上做更多努力,才能在這波波動中穩固市場信心。換言之,ESG投資的下一階段,將是一場政治、經濟與社會多維度的博弈。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