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政府將放寬汽車關稅措施 減輕對美國汽車製造業影響
華盛頓消息 — 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將於週二推出措施,減輕其汽車關稅對國內汽車產業的衝擊,具體做法包括放寬對國產汽車中外國零件的部分關稅,並避免對進口整車關稅層層疊加,官員表示。
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白宮發佈的聲明中說:「特朗普總統正與國內汽車製造商及美國工人建立重要夥伴關係。這項協議是總統貿易政策的一大勝利,既獎勵了國內製造企業,也為承諾在美國投資及擴大國內生產的製造商提供了發展空間。」
《華爾街日報》最先報導此消息,指此舉意味著汽車製造商在繳納汽車關稅後,將不會再被額外徵收鋼鐵及鋁材關稅,且已繳納的相關關稅將獲得退還。白宮官員確認此消息,並透露相關措施將於週二正式公布。
特朗普將於週二前往密歇根,慶祝其上任首100天。這段期間,他透過推翻全球經濟秩序的舉措,令全球市場波動加劇。
此次放寬汽車關稅的措施,是特朗普政府在關稅政策上展現一定靈活性的最新例子。這些關稅曾引發金融市場動盪,令企業面臨不確定性,並引發經濟急劇放緩的擔憂。
汽車製造商早前已表示,預期特朗普將在訪問底特律三大汽車製造商所在地密歇根前,發布關稅緩解方案。通用汽車(GM)CEO瑪麗·芭拉(Mary Barra)和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均讚揚了這些計劃中的改變。芭拉表示:「我們相信總統的領導有助於為像通用這樣的公司創造公平競爭環境,讓我們能在美國經濟中投資更多。」法利則說:「這些變革將有助於減輕關稅對汽車製造商、供應商及消費者的影響。」
上週,美國汽車行業聯盟曾聯名致函特朗普,呼籲不要對進口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警告此舉將削減汽車銷售並推高價格。特朗普此前曾表示,計劃於5月3日前對汽車零件徵收25%關稅。
聯盟在信中指出:「汽車零件關稅將打亂全球汽車供應鏈,導致價格連鎖上漲,消費者負擔加重,汽車銷售下滑,維修和保養成本也將變得更高且難以預測。」
這封信由代表通用汽車、豐田、大眾、現代等多家車廠的團體聯名寄給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信中強調:「多數汽車零件供應商無力承受突如其來的關稅衝擊,許多已陷入困境,面臨停產、裁員甚至破產風險。只要一個供應商倒閉,就可能導致整條汽車生產線停擺。」
—
評論與深入分析
特朗普政府此次放寬汽車關稅措施,反映出在貿易政策強硬路線下的務實調整。過去一年多,特朗普推動的關稅政策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巨大衝擊,特別是汽車行業高度依賴跨國零件供應,任何關稅增加都會直接推高成本,最終由消費者承擔。
這次措施不僅是對汽車製造商的實際支持,也顯示出政府開始認識到全盤高關稅政策帶來的副作用及市場壓力。對於特朗普來說,這種「軟化」的姿態有助於穩定重要搖擺州如密歇根的選民支持,尤其是在他即將慶祝上任百日的關鍵時刻。
然而,這種靈活調整是否能長遠維持供應鏈穩定和產業投資,還有待觀察。因為關稅政策本質上仍帶來不確定性,企業投資決策往往需要更穩定的政策環境。此外,關稅豁免措施可能在短期內緩解壓力,但未必能根本解決美國汽車產業面臨的全球競爭挑戰。
更廣泛來看,這也反映出特朗普貿易政策的矛盾:一方面強調「美國優先」和保護主義,另一方面又必須面對全球供應鏈和國際合作的複雜現實。未來政策走向能否在保護國內產業與維持市場開放間取得平衡,是決定美國經濟能否持續增長的關鍵。
總結來說,這次調整是特朗普政策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提醒我們即使在強硬貿易立場下,政府也會根據產業反饋做出戰略調整。對香港及全球投資者來說,理解這些政策變化及其背後的經濟動因,有助於更準確評估全球汽車市場及相關產業的未來走勢。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