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或考慮取消AI晶片出口規則
隨住特朗普政府持續以關稅手段限制外國競爭,近日美國政府表示正考慮對拜登時代訂立的AI晶片出口規則作出重大修改。當中最矚目的,是有機會取消現時以分級制度限制各國可獲得AI晶片數量的安排。
如果你未太熟悉背景,現行政策是拜登政府於2025年1月頒布的《人工智能擴散框架》。此框架將各國分為三個等級,針對不同國家(尤其是中國)設限,以保障美國科技優勢。現時,官員們正研究改為全球性政府對政府的出口許可制度,這種安排與特朗普一貫以貿易談判為主導的作風相符,令美國AI晶片出口成為貿易談判的籌碼。
據報導,現有制度下,出口豁免的門檻可能由相等於1,700顆Nvidia H100晶片的訂單,下調至500顆,意味著限制會進一步收緊。理論上這樣做可以加強管控,但有專家警告,取消分級制度反而會令執行層面變得更複雜。像Oracle、NVIDIA等企業,以及部分共和黨國會議員,都反對現行規則,認為過嚴的限制只會促使其他國家轉投中國方案。
根據目前的《人工智能擴散框架》,美國企業必須由2025年5月15日開始全面遵守新規。至於會否真的取消分級制度,目前尚未有最終決定,美國商務部亦未有作出評論。
編輯評論:AI晶片成大國博弈新棋子,分級制的存廢是科技戰還是貿易戰?
美國政府對AI晶片出口的態度,已經不單止是單純的技術管制,更變成一場政治與經濟多重角力。拜登的分級制度是典型的「科技冷戰」手法,試圖以規則框住中國等潛在競爭對手的發展空間。但特朗普團隊有意取消分級、改行政府間許可,實際上是將AI晶片出口當成貿易談判的槓桿——這種策略靈活但風險極高。
取消分級,表面上可以令美國在貿易談判時有更大機動性,甚至可以「一國一價」因應地緣政治需要調整出口政策。但這種做法容易令規則變得不透明,執行上混亂,甚至為腐敗和權力尋租打開後門。更重要的是,這種「交易式」科技管制,可能加速全球科技供應鏈分裂,令盟友和對手都對美國的不確定性感到不安。
再者,企業層面上,像NVIDIA這類晶片龍頭本來就對嚴格出口限制有微言,因為這會損害其國際市場份額。長遠來看,過度限制只會鼓勵其他國家(尤其是中國)加速自研AI晶片,反而削弱美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對香港和亞洲市場來說,這場AI晶片出口政策之爭,直接影響到本地AI初創、雲端運算和數據中心的發展前景。美國一旦政策反覆,亞洲企業的採購策略和技術升級步伐都會受牽連。未來,AI技術的「武器化」和貿易化,可能會成為新常態——如何在全球科技戰中保持靈活,同時不被大國政策綁架,將是香港甚至整個亞太地區科技界必須深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