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機器人計程車公司Pony.ai指特朗普貿易戰或影響海外擴張計劃
上海消息 — 總部位於中國的自動駕駛機器人計程車開發商Pony.ai週四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中美貿易戰可能會抑制公司國際擴展的步伐,但對其供應鏈的直接影響不大。
這家獲得豐田支持的公司,自去年11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並籌集了2.6億美元後,正積極探索在南韓、盧森堡、中東等多個國家部署其自動駕駛業務。
特朗普政府早前宣布對所有其他美國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令市場波動加劇,企業紛紛重新審視發展計劃。不過,週四特朗普政府亦釋放出願意緩和中美貿易戰的信號。
談及關稅影響,Pony.ai行政總裁彭軍在上海車展期間向路透社表示,公司預計不會有直接衝擊。
「在供應方面,我們一直嘗試擁有替代方案和備用供應商,」他說。「但從情緒層面來看,這肯定會影響我們,尤其是對國際擴張計劃的信心。」
Pony.ai目前採用英偉達(Nvidia)自主駕駛級Orin-X晶片,未來可能會使用更新的Drive Thor晶片,而這些晶片並未被限制銷售到中國,彭軍補充。
「很難想像這些晶片會被限制銷售。當然,我們也有來自中國國內芯片製造商的備用供應商,」他說。
Pony.ai成立於2016年矽谷,在中國、美國和盧森堡設有研發中心。
至於是否會考慮在香港作第二上市,彭軍表示這是潛在選項,但目前重點是啟動第七代車輛的量產。Pony.ai現時已獲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機器人計程車營運牌照,正尋求在香港推出服務。
「目前所有生產線已經為量產作出改造,我們的目標是今年接近生產1,000輛車,」他說。
「未來幾年,一旦生產線完全投產,我們將迅速擴大供應量。我認為現在關鍵是需求,我們肯定會很快突破數萬輛的規模。」
—
評論與啟示
Pony.ai作為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的先鋒企業,其發展動向不僅反映了技術創新的趨勢,更是中美貿易摩擦下企業應對策略的縮影。彭軍所言「供應鏈備用方案」顯示出企業在全球政治經濟不確定性中,如何靈活調整供應鏈布局,減少風險,保持營運穩定。
然而,情緒層面的影響不容忽視。國際擴張不僅是技術和資本的問題,更涉及地緣政治、貿易政策和市場信心。特朗普關稅政策雖然可能不會直接斷供核心零件,但市場和合作夥伴的保守態度可能會延緩Pony.ai的海外布局速度。
此外,Pony.ai積極尋求香港市場,既是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科技樞紐地位的肯定,也反映出中國大陸企業對港股第二上市的興趣與期待。這對香港來說是吸引高科技創新企業的重要信號,亦有助提升本地科技生態系統的多元化。
最後,Pony.ai的量產目標和快速擴張計劃,展示了自動駕駛技術從研發走向商業化的趨勢。對香港及大灣區而言,如何提供更完善的政策支持和測試環境,將是未來推動自動駕駛產業發展的關鍵。
整體而言,Pony.ai的案例提醒我們,科技創新與國際政治經濟環境息息相關,企業在前進的路上,必須兼顧技術、商業和政策多方面因素,才能在全球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