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國際知識產權動態:USPTO回應GAO報告、Stewart歡迎國家發明家名人堂新成員、CAFC釐清IPR禁止重複抗辯「理由」定義
今個星期,國際知識產權界有多宗重要消息,包括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就專利有效性挑戰在IPR(專利複審程序)禁止重複抗辯條款中「理由」的定義作出具先例性的裁決;Nvidia宣佈將為中國市場推出降級版H20 AI晶片;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在GAO(政府問責辦公室)最新審查質素報告發表後,承認在時間、成本及質素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早已廣為人知」;美英貿易協議將保障美國製藥產品供應鏈;Tesla「ROBOTAXI」商標申請因描述性過強被拒;印度政府內部備忘錄顯示正考慮在AI情境下檢討版權法;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與尼日利亞診斷公司簽訂專利池分授協議,提升非洲生產能力。
美英貿易協議保障藥品供應鏈
5月8日,美國與英國政府代表宣佈達成貿易協議,移除長期阻礙美國農產品及化學品出口英國的障礙,但仍保留4月初宣佈的10%互惠關稅。雖然協議細節尚未公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指出,協議將建立藥品產品供應鏈安全機制。
USPTO署理局長歡迎國家發明家名人堂新成員
5月7日,USPTO署理局長Coke Morgan Stewart於國家發明家名人堂光耀儀式上,歡迎2025年新入選者。Stewart致辭表示:「這個偶像畫廊是對你們以及所有歷屆入選發明家的致敬,亦激勵更多人了解你們的傳奇和對世界的深遠影響。」
CAFC:Incyte無權上訴PTAB裁決,同日推翻禁制令
5月7日,CAFC發出具先例性裁決,裁定生物製藥公司Incyte未能證明具備事實損害,無權就PTAB的PGR(專利後審程序)裁決上訴,因為Incyte未能證明有具體計劃以Sun Pharmaceutical專利聲稱劑量銷售去氘化ruxolitinib。法官Todd Hughes雖同意判決,但批評CAFC對PTAB上訴的訴訟資格分析過於狹窄。同日,CAFC亦推翻新澤西地方法院對Sun公司Leqselvi脫髮治療藥品的禁制令,指Incyte未能證明不可彌補損害,因其產品尚在早期研發階段。
CAFC首次界定IPR禁止重複抗辯「理由」,公開使用證據不受限
5月7日,CAFC於Ingenico Inc. v. IOENGINE, LLC案中,首次明確界定於PTAB IPR程序中,申請人已提出或合理可提出的「理由」為何。法院認為,關於發明是否已公開使用或在銷售的主張,於IPR程序中並不接受,因此即使相關證據與IPR可提出的文獻重疊,於地方法院仍可作為有效抗辯。
CAFC認同PTAB,廣告流量再發專利申請超出原範圍
5月6日,CAFC於In re: Kostic案中,維持PTAB駁回涉及網站連接用戶買賣點擊流量方法的再發專利申請,認為申請中的直接交換流量條款,已不符原專利範圍,違反35 U.S.C. § 251。
印度政府考慮AI下版權法修訂
5月6日,路透社報導獲得備忘錄,顯示印度政府已成立小組,研究現行版權法在AI技術出現下是否需修訂。此舉回應多間印度新聞機構及出版社控告OpenAI的ChatGPT未經授權複製其作品。
CAFC推翻Lumryz禁制令,認同Hatch-Waxman法案前期研發豁免
5月6日,CAFC於Jazz Pharmaceuticals, Inc. v. Avadel CNS Pharmaceuticals, LLC案中,推翻特拉華法院禁止Avadel銷售Lumryz治療特發性嗜睡症的禁令,認為Jazz對Avadel一次性配方的使用屬Hatch-Waxman法案規定的專利侵權豁免範疇。
WHO、MPP簽分授協議 非洲診斷生產力提升
5月9日,WHO與藥品專利池(MPP)宣佈,與尼日利亞Codix Bio簽署分授協議,按南韓SD Biosensor技術生產快速診斷測試,擴大非洲診斷科技產能。
USPTO清理註冊商標逾五萬宗
5月8日,USPTO公佈,通過ex parte程序,已移除五萬個商標註冊,大多由局長主動針對「樣本農場」相關註冊展開,旨在整頓商標登記冊。
USPTO回應GAO報告,承認時間-成本-質素三難困局
5月8日,USPTO回應GAO批評其內部監管及專利審查質素管理不足,強調在「時間、質素與成本間取得最佳平衡,是USPTO長期存在且廣為人知的挑戰。」
歐洲專利局與創新科技學院展示知識共享新成果
5月7日,歐洲專利局(EPO)與歐洲創新科技學院(EIT)發佈資料,展示雙方自2022年備忘錄以來在創新及知識共享上的合作進展。
Tesla「ROBOTAXI」商標被拒,因描述性過強
5月6日,USPTO拒絕Tesla申請「ROBOTAXI」商標,理由為該詞僅描述其自動駕駛汽車產品,未具識別性。
EPO表揚十位「明日塑造者」青年創新者
5月6日,EPO公佈來自五大洲十位青年發明家名單,包括美國的Neeka Mashouf及Leila Mashouf,將於6月18日冰島雷克雅未克頒獎。
華爾街動態:Nvidia推降級AI晶片留守中國市場
5月9日,Nvidia計劃為中國市場推出降級版H20晶片,規避美國出口管制,繼續服務中國AI及雲端運算企業。
下週公佈季度業績的主要專利持有企業
下週多間入選2024年IPO全球專利持有人Top 300的企業將公佈季度業績,包括阿里巴巴、索尼、騰訊、百度、軟銀等。
編輯點評:專利制度的博弈與國際科技競賽的縮影
從本週資訊可見,知識產權制度正面對多重壓力和挑戰。CAFC釐清IPR禁止重複抗辯的「理由」定義,反映出美國專利訴訟策略越趨複雜,專利人與挑戰者的法律博弈空間被重新劃分。這不僅影響專利權人維權成本,也間接影響創新投資的信心。USPTO回應GAO報告時坦言「三難困局」,更突顯審查質素與效率的平衡難題,尤以AI、醫藥等高新技術領域最為突出。
另一方面,Nvidia為中國市場度身訂造降級版AI晶片,體現科技企業如何靈活應對地緣政治與出口管制的約束。這種「技術降級」策略,或會成為未來跨國企業在中美科技冷戰下的常態。Tesla「ROBOTAXI」商標被拒,亦提醒科技公司在品牌策略上要兼顧法律識別性,否則難以取得商標保護。
印度正考慮AI下的版權法修訂,意味新興市場也開始正視生成式AI對知識產權制度的衝擊。這將為全球AI產業規管帶來新參考。WHO與MPP推動非洲本地診斷生產,則反映全球公共衛生與知識產權政策正逐步融合,技術轉移與專利分授將成為縮小南北差距的重要手段。
總結而言,專利、商標與版權的國際新動態,不單是法律技術問題,更是大國博弈、產業競爭與社會創新的縮影。香港作為國際創科樞紐,必須緊貼這些變化,主動調整自身知識產權政策,才能在未來全球創新鏈中搶佔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