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生實驗性牛皮癬藥物達成關鍵療效目標
強生(Johnson & Johnson)於周五表示,其實驗性牛皮癬藥物在一項晚期臨床試驗中達成了主要療效目標,這款每日一次的口服藥幫助患者達到皮膚清晰或接近清晰的效果。
由於強生的注射型牛皮癬藥物Stelara去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但面對價格較低的競爭對手,該公司一直致力於開發更方便的治療方案。
強生上月預計這款名為icotrokinra的藥物,到2028年銷售額將達7億美元。
BTIG分析師Julian Harrison認為,icotrokinra將會是市場領導者的「補充劑」,而非顛覆者,市場領導品牌包括強生自家的Tremfya和AbbVie的Skyrizi。
強生表示,使用icotrokinra的患者中,66%的頭皮牛皮癬患者及77%的生殖器牛皮癬患者達到明顯清晰皮膚,相比之下,接受安慰劑的患者成功率分別只有11%和21%。
這款藥物適用於12歲及以上,至少患有中度斑塊型牛皮癬,且影響「高影響區域」如頭皮和生殖器,治療持續16周。
斑塊型牛皮癬是一種免疫介導的疾病,特徵是厚厚的鱗屑斑塊,是牛皮癬最常見的類型。據估計,美國有超過750萬成年人患有此病。
這項研究共招募了311名患者,隨機分配接受icotrokinra或安慰劑治療16周。
強生與合作夥伴Protagonist Therapeutics共同開發這款藥物。
icotrokinra的作用機制是阻斷參與炎症反應的蛋白質IL-23,目前也正測試用於治療其他炎症性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
在去年另一項晚期試驗中,該藥物亦證實能顯著清除中度至重度斑塊型牛皮癬患者的皮膚病變。
—
編者評論:強生新藥策略的多面向啟示
強生此次推出的icotrokinra,標誌著其在牛皮癬治療領域邁出重要一步,特別是在口服藥物的開發上。與傳統注射劑相比,口服藥物無疑提升了患者的用藥便利性和依從性,這對慢性病患者而言意義重大。儘管icotrokinra並非市場顛覆者,但作為補充選擇,能有效鞏固強生在牛皮癬市場的領導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強生選擇聚焦於「高影響區域」如頭皮和生殖器的患者群體,這些部位的牛皮癬往往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更大,顯示公司在臨床試驗設計上更貼近患者需求,提升藥物的實用價值。
此外,阻斷IL-23的機制不僅針對皮膚炎症,也有潰瘍性結腸炎等其他炎症性疾病的治療潛力,這種多重適應症的開發策略,有助於分散風險並擴大市場空間。
然而,面對價格更低的競爭對手,強生如何在定價和市場推廣上保持競爭力,將是未來能否成功的關鍵。市場普遍預期icotrokinra銷售額可達7億美元,這對強生而言是穩健的成績,但要成為改變市場格局的關鍵藥物,仍需持續觀察其後續臨床數據與市場反應。
總括而言,強生這次的藥物研發策略展現了其在創新和患者需求間取得平衡的能力,未來若能成功將口服藥物推廣開來,將為牛皮癬患者帶來更靈活的治療選擇,也為公司帶來穩健的成長動能。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