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爭議:人工智能在《粗獷派》中的應用引發熱議
(NEXSTAR) — 每年的電影頒獎季總是少不了一些戲劇性事件,但隨著第9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即將舉行,關於人工智能在其中一部熱門競爭作品中的使用,讓影視圈內外的人士都感到困惑,無法確定這些發展會如何(或是否應該)影響這部影片的評選。
首先,布雷迪·科爾伯特(Brady Corbet)執導的歷史劇《粗獷派》(The Brutalist)很可能會成為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有力競爭者。這部感人且精緻的電影(我們將其列為2024年十大最佳影片之一)因其對虛構建築師拉斯洛·托斯(László Tóth)生活的細膩描繪而獲得好評,托斯在二戰後倖存並移民到美國。
但是,隨著週末的到來,A24 Films的這部作品引發了爭議。剪輯師達維德·揚索(Dávid Jancsó)在科技雜誌《紅鯊新聞》(Red Shark News)中透露,製作團隊使用了人工智能來增強布羅迪(Adrien Brody)和共同演員費莉西提·瓊斯(Felicity Jones)的匈牙利口音。
“我是一名母語為匈牙利語的人,我知道這是一種非常難以學習發音的語言,”揚索表示。“這是一種極為獨特的語言。我們對布羅迪和瓊斯進行了輔導,他們的表現非常出色,但我們也希望能夠完美化,讓當地人都無法察覺任何差異。”
揚索解釋說,使用烏克蘭語音合成軟件Respeecher來幫助塑造某些更難的匈牙利語音,而這些在後期製作和其他編輯技巧中無法滿意地調整。
更具爭議的是,揚索透露,生成式人工智能(這種技術中最具爭議的形式)被用來“創造一系列建築圖紙和以虛構建築師風格的完成建築”,這發生在電影結尾的部分。
隨著社交媒體上對這種使用的批評聲浪高漲(尤其是《粗獷派》本身是一部宣揚藝術存在而不受科技或資本主義干擾的電影),科爾伯特發表了聲明。他解釋說,製作設計師朱迪·德克(Judy Decker)“沒有使用人工智能創建或渲染任何建築”,而是僅僅使用人工智能來讓照片或藝術作品看起來比實際上更古老。
“所有圖像均由藝術家手繪,”科爾伯特說。“為了澄清,在鏡頭背景中出現的紀念視頻中,我們的編輯團隊創作的圖片是故意設計成看起來像1980年代的低質數位渲染。”
科爾伯特進一步解釋道:“布羅迪和瓊斯的表演完全是他們自己的。他們與方言教練塔內拉·馬歇爾(Tanera Marshall)合作了數月以完善他們的口音。創新的Respeecher技術僅用於匈牙利語對話的編輯……目的是保留布羅迪和瓊斯在另一種語言中的表演的真實性,而非替代或改變他們的表現,並以對這門技藝的最大尊重來進行。”
目前尚不清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會如何影響《粗獷派》的獲獎機會,但科爾伯特的影片並不是唯一一部因人工智能而受到質疑的奧斯卡競爭者。
Netflix的《艾米莉亞·佩雷斯》(Emilia Pérez)最近贏得了最佳音樂或喜劇電影金球獎,但同樣因為使用人工智能克隆技術來增強主角卡拉·索非亞·加斯孔(Karla Sofía Gascón)的歌聲而受到批評。根據影片的重新錄音混音師西里爾·霍爾茨(Cyril Holtz)的說法,該片使用Respeecher擴展加斯孔的音域,並為藝術效果將她的聲音與另一角色的聲音融合。
儘管《艾米莉亞·佩雷斯》是2024年最具爭議的電影之一,但有關人工智能的使用並未掩蓋對該片對變性人群體的極具爭議性表現的熱烈討論。
人工智能在娛樂行業的使用,以及製片廠可能在未支付藝術家的情況下替代或複製藝術作品的潛力,一直是2023年美國編劇工會和演員工會罷工期間的主要爭論焦點。
雖然製片廠和工人最終就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達成了協議,但該協議也承認這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再次出現(並引發辯論)。
目前《粗獷派》正在美國各地的影院上映,而《艾米莉亞·佩雷斯》則可通過Netflix訂閱進行串流播放。
評論:這場關於人工智能在電影製作中使用的爭議,揭示了當代藝術創作面臨的複雜挑戰。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在保持藝術真實性和創新之間取得平衡,成為業界亟需解決的問題。科爾伯特的聲明試圖釐清對人工智能的使用,但這也顯示出行業內部對於新技術的不同看法。未來的影視作品,如何在創作中合理利用科技,將會是觀眾和創作者共同關注的焦點。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