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懷孕女士向ChatGPT透露細微健康問題 AI回應即時救命:「即刻叫救護車」
懷孕期間,任何身體不適都不能輕視。28歲的Natallia Tarrien懷孕八個月時,感覺下巴有異樣的緊繃感。她本以為無大礙,決定「玩玩」向人工智能ChatGPT查詢這種不尋常的感覺。結果,這次看似隨意的提問,竟然成為救她和腹中胎兒性命的關鍵。
Natallia表示,當時她感覺下巴緊繃,但沒有其他症狀,初時並不以為意。作為ChatGPT的常用者,她便嘗試問它:「為什麼我的下巴會感覺緊?」哈佛流行病學助理教授Andrew Beam形容ChatGPT是「超強的醫療搜尋引擎」,它讀過互聯網上幾乎所有資料,能彌補人類醫生可能忽略的盲點。
ChatGPT建議她量度血壓。抱著試試看的心態,Natallia量血壓後驚覺數值竟然高達142/109。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正常血壓應低於120/80,130/80以下屬輕微偏高,而她的數值屬於第二級高血壓。她說:「我以為血壓會回落,但反而不斷升高。」
當她將血壓結果告訴ChatGPT後,AI立刻回覆:「即刻叫救護車。」抵達醫院時,她的血壓飆升至200/146,已經進入高血壓危機階段,危及她和胎兒的生命。醫生診斷她患有子癇前症,一種嚴重的孕期併發症,必須立即剖腹產。幸好她及時求醫,寶寶安全出生。
產後數天,她的血壓仍然極高,甚至一度暫時失明,視野模糊。經過核磁共振檢查後,終於恢復視力,首次見到嬰兒。醫生曾說:「如果你當晚睡著,可能就醒不來了。」Natallia感慨萬分:「這一切都起源於一個小小症狀和一個隨意的問題。謝謝你,ChatGPT,救了我們兩條命。沒有這次對話,我大概不會去看醫生,畢竟當時感覺真的很輕微。」
—
評論與啟示:人工智能在醫療自助上的潛力與挑戰
這個故事揭示了AI工具如ChatGPT在日常健康監測中的巨大潛力,尤其是對孕婦這類需要高度警覺的群體。ChatGPT不僅提供了即時且具針對性的建議,更在關鍵時刻提醒求助,成功避免了悲劇發生。這反映出未來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趨勢:人機協作輔助診斷,讓患者能更快識別危險信號。
然而,這也帶來新的挑戰。首先,AI的建議必須建立在可靠數據和科學依據上,避免誤導用戶。其次,公眾需要學習如何合理使用AI工具,明白它是輔助而非替代專業醫生。最後,醫療系統應考慮如何有效整合AI技術,並為用戶提供安全、隱私保障的環境。
對香港用戶而言,這故事提醒我們即使是細微不適也不應忽視,尤其在孕期。AI工具或可成為第一線的健康諮詢助手,但最終還是要有專業醫療支持。未來,隨着AI技術不斷進步,期待它在提升公共健康教育和預警系統上發揮更大作用,減少因延誤診治而產生的危機。這同時也是香港醫療體系和公眾健康教育需要積極迎接的挑戰與機遇。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