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路透社) – 大眾汽車正在與數位座艙系統開發商Ecarx進行談判,計劃在其於歐洲等發達市場銷售的汽車中使用這家中國公司的技術,Ecarx首席執行官在週三表示。
大眾汽車已經與該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該公司由吉利主席李書福支持,目的是在巴西和印度生產智能汽車,並使用Ecarx的數位座艙系統Antora 1000,該系統具有其專有的芯片和軟件,並提供語音識別和導航地圖等服務。
Ecarx的首席執行官沈子煜告訴路透社,兩家公司現在正尋求將合作擴展到在歐洲銷售的大眾汽車斯柯達品牌車型。
沈子煜表示:「整個項目是關於智能座艙系統的硬件和軟件的交付,主要是在大眾汽車位於巴西的工廠供應拉丁美洲市場,印度的工廠供應印度市場,未來還會進入歐洲的斯柯達市場。其名稱為全球進入信息娛樂平台。」
當被問及Ecarx的產品是否已經送達美國時,沈子煜表示曾經進行過討論。「根據目前與大眾的協議,他們目前沒有這方面的範疇。但我們已經討論過,並在討論如何進入美國,這仍在討論中。」沈子煜補充說,Ecarx的產品已經在沃爾沃和路特斯汽車中進入美國,這兩個品牌均屬於吉利。
斯柯達拒絕置評。
大眾汽車發言人表示,該公司與Ecarx的合作僅專注於為其內燃機車輛在巴西和印度提供信息娛樂系統,並沒有其他技術範疇。
發言人表示:「我們不會對供應商的選擇或任何合同細節進行評論。不過,我們可以確認,大眾集團已經與Ecarx Inc.達成合作。」
這項計劃突顯出西方汽車製造商越來越努力利用中國在智能駕駛技術方面的優勢,以保持其全球市場份額,因為近年來在中國的銷售大幅下降。
幾乎所有傳統汽車品牌現在都必須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競爭,這些製造商以其流暢的軟件豐富的汽車顛覆了汽車行業。
德國豪華汽車製造商梅賽德斯-奔馳計劃為全球市場開發智能駕駛汽車,並配備中國公司Hesai的激光雷達傳感器,這是外國汽車製造商首次尋求在中國以外的市場使用這種中國製造的技術。
沈子煜表示,大眾汽車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來決定智能技術供應商,最終在包括LG和三星等韓國品牌以及中國競爭對手德賽SV在內的13個候選者中選擇了Ecarx。
沈子煜表示:「消費電子技術的整個研發,包括半導體,仍然根植於亞洲。這是為什麼歐洲在開發軟件能力方面進展不順的主要原因。」
據《商業日報》報導,大眾汽車的內部軟件單位Cariad至今的成功有限,該單位計劃在年底前裁減近30%的員工。
Ecarx的70%收入來自吉利及其附屬品牌,沈子煜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8年前將對中國集團的依賴降低至50%以下。到2030年,Ecarx希望其一半的收入來自海外,沈子煜預期這將有助於解決有關使用中國技術的地緣政治風險的擔憂。
沈子煜表示:「中國的激烈成本競爭可以為我們打造更強大的供應鏈,走向全球。」他補充說:「在中國可能只持續三年的產品生命周期,可以延長至海外的10年甚至15年。」
在這篇報導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科技在全球汽車市場的影響力正在逐步增強,特別是在智能駕駛和數位座艙系統等領域。大眾汽車等傳統汽車製造商正在尋求與中國公司合作,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快速變化的消費者需求。這不僅反映了中國在汽車技術方面的進步,也顯示出全球汽車行業正在朝向更具合作性和技術共享的方向發展。
然而,這種合作也伴隨著一些風險,包括地緣政治因素和技術依賴的問題。未來,汽車產業必須在創新和風險管理之間找到平衡,以確保其在全球市場的持續競爭力。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