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利德科學支付2.02億美元和解告密者訴訟 涉及向醫生行賄推銷HIV藥物
紐約消息——美國製藥巨頭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同意支付2.02億美元,解決一宗由告密者提出的訴訟,指控該公司涉嫌向醫生支付回扣以換取處方其HIV藥物,構成民事詐騙。
這宗和解案由曼哈頓美國檢察官Jay Clayton於週二公布,指控吉利德違反聯邦《虛假申索法》,透過向醫生提供利益,令醫療保險計劃如Medicare和Medicaid等支付其藥物費用。該等醫生參與了吉利德舉辦的推廣講者計劃,既擔任講者亦有出席。
調查顯示,2011年至2017年間,吉利德向數百名醫護人員支付超過2370萬美元的講者費用,並提供高檔餐廳的豪華膳食及旅遊費用,目的地包括夏威夷和新奧爾良等受歡迎地點。
和解文件指出,有部分回扣接受者多次參加相同主題的推廣活動,其中包括10名曼哈頓醫生組成的群組,共同出席或擔任講者的晚宴約384次。
涉案的HIV藥物包括Biktarvy、Complera、Descovy、Genvoya、Odefsey及Stribild。
檢察官Clayton發表聲明表示:「透過這次和解,吉利德承擔了其行為的責任,訊息明確:任何非法從聯邦醫療計劃挪用納稅人資金的公司都將被追究責任。」
吉利德回應表示,為避免潛在訴訟的成本和分心,選擇和解。這間總部位於加州福斯特市的公司已在去年第四季度預留和解款項。
《虛假申索法》允許告密者代表政府提起訴訟,並分享追回款項。
這宗案件最初於2016年由治療HIV/AIDS患者的醫生Paul Bellman提出。
2024年吉利德HIV藥物銷售額達196.1億美元,同比增長8%。
編輯評論:企業行賄與醫療倫理的拉鋸戰
這宗案件再次揭示了製藥行業中,藥廠與醫生之間在推廣藥物上的灰色地帶。吉利德透過奢華晚宴及旅遊招待,實質上用利益誘使醫生偏向開出自家藥物,這不僅扭曲了醫學決策,更令公共醫療資源被不當消耗。雖然和解金額達2億美元,但對於年銷售額近200億美元的大公司而言,這筆罰款或許只是「成本」之一部分。
對香港及全球醫療市場而言,這提醒我們必須加強對醫生與藥廠互動的監管,杜絕以利益影響醫療判斷的行為。醫療專業的獨立性和患者利益應被擺在首位,否則醫療體系的公信力將持續受損。未來,隨著監管力度加強,藥廠或需尋找更透明且合規的推廣策略,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遠發展。
此外,從投資角度看,儘管吉利德面臨法律風險,但其HIV藥物銷售仍保持增長,顯示市場對其產品需求穩健。投資者應密切留意公司監管風險與合規進展,同時評估其產品線的持續競爭力,以作出更全面的判斷。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