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第一季利潤超出預期,增長60%,但特朗普貿易政策威脅增長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在4月16日公布的第一季度財報中,淨利潤達到3615.6億新台幣,比去年同期增長60.3%,而三月季度的淨收入增長了41.6%,達到8392.5億新台幣。這一增長主要歸功於對人工智能晶片的持續需求。
根據TSMC的報告,第一季度的具體數據如下:
– 營收:8392.5億新台幣,預期為8351.3億新台幣
– 淨利潤:3615.6億新台幣,預期為3541.4億新台幣
TSMC表示,其先進技術(即7納米及更小的技術)佔總晶圓收入的73%。作為全球最大的合同晶片製造商,TSMC受益於人工智能的熱潮,為美國晶片設計公司Nvidia等客戶生產先進處理器。
然而,該公司也面臨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政策的挑戰,特朗普對台灣實施了廣泛的貿易關稅,並對TSMC的客戶Nvidia和AMD施加了更嚴格的出口管制。
根據拜登政府最初提出的“人工智能擴散規則”,半導體出口管制可能在下個月擴大,進一步限制使用TSMC晶圓廠的晶片製造商的銷售。台灣目前面臨特朗普政府的10%全面關稅,這一比例在總統90天的“對等關稅”暫停結束後可能上升至32%,除非與美國達成協議。
為了多元化供應鏈,TSMC已在海外設施上投資數十億美元,儘管其大部分製造仍然在台灣進行。TSMC上個月明顯回應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宣布將在美國再投資1000億美元,這是在已承諾的650億美元基礎上,將在美國建設三個工廠。
在周一,AMD表示將在新建於亞利桑那州的TSMC設施中生產處理器晶片,這是其晶片首次在美國製造。同一天,Nvidia宣佈已經開始在TSMC的亞利桑那工廠生產其Blackwell晶片,並計劃在未來四年內通過包括TSMC在內的合作夥伴,在美國生產價值高達五千億美元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
然而,TSMC在台灣的上市股份下跌近1%,截至目前,該股份今年已損失超過20%。
這篇報導顯示出TSMC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的關鍵地位及其面臨的困境。儘管公司在技術創新和市場需求上持續增長,但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卻為其未來增長蒙上了一層陰影。這樣的情況也反映了全球供應鏈的脆弱性,特別是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的背景下,企業必須靈活應對可能的政策變化。未來,TSMC的策略是否能有效減輕這些風險,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而圖片則由FLUX根據內容自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