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首季盈利料大增57% 惟特朗普貿易政策添隱憂
台北消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AI)先進芯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預計於周四公布第一季度財報,淨利有望大幅增加57%,但同時亦可能提醒投資者,受美國總統特朗普貿易政策帶來的風險。
作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客戶涵蓋蘋果(Apple)和英偉達(Nvidia)等科技巨頭,台積電近年受惠於市場對AI功能整合的需求增長。然而,特朗普政府的進口關稅以及其對台灣晶片產業主導地位的批評,令台積電面臨不少挑戰。
根據18位分析師的綜合預測,台積電截至3月底的第一季度淨利預計達新台幣3546億元(約109.2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的2255億元大幅攀升。LSEG SmartEstimate模型會對預測準確度較高的分析師意見予以更大權重。
台積電近年斥資數十億美元於海外建廠,儘管如此,公司仍強調大部分製造基地將留在台灣。上月,台積電在白宮與特朗普共同宣布,計劃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除此前已承諾在亞利桑那州興建三座晶圓廠,投資額達650億美元。
特朗普對台灣晶片產業既讚賞又施壓,他上周表示,已告知台積電,若不在美國設廠,可能面臨高達100%的稅率。美國政府正調查晶片及藥品進口,意圖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過度依賴外國生產的半導體和藥品課徵關稅。
台積電上周公布的第一季度營收以新台幣計算,略高於市場預期。公司將於周四凌晨(GMT 0600)召開財報電話會議,屆時會以美元公布營收展望,並更新本季度及全年展望,包括資本支出計劃。
在今年一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中,台積電表示,2024年資本支出預計達380億至420億美元,較去年增長最高達41%。
儘管AI熱潮曾推升台積電股價,今年以來受美國貿易和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股價已下跌約20%。
台積電在台灣經濟中舉足輕重,因其出口導向的經濟結構,台灣人常以「守護國家的聖山」來形容這家公司。
(美元兌新台幣匯率約為1:32.4770)
對蘋果的啟示:這位常勝將軍是否面臨新挑戰?
2024年估值飆升,令不少投資者對加碼股票感到猶豫。當然,股市永遠存在機會,但現今尋找優質標的比起一年前更為艱難。想知未來投資方向?一個好方法是研究今年表現最佳的投資組合。Investing.com的ProPicks AI提供六大模型投資組合,幫助投資者發掘當下值得買入的優質股票。例如,ProPicks AI發現今年已有9隻被忽略的股票大漲逾25%,這些新入選的股票或將在未來數年帶來豐厚回報。蘋果會是其中之一嗎?
編者評論與深入分析
台積電能在第一季度實現近六成的利潤跳升,再次印證其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不可替代地位。AI技術的普及推動了對先進芯片的需求,成為台積電業績增長的強大引擎。然而,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和關稅威脅,為這家台灣科技巨頭的未來發展蒙上陰影。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在美國興建晶圓廠的壓力,雖有助於分散地緣政治風險,但同時也意味著成本和管理複雜度的增加。台積電如何在保持台灣製造優勢與擴展海外投資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未來幾年行業觀察的焦點。
此外,特朗普的「雙面刃」策略——一方面讚揚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一方面用關稅威脅施加壓力——反映出美國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的矛盾心態。這種不確定性令投資者信心受損,台積電股價下跌即是明證。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台積電的案例凸顯了全球科技供應鏈日益政治化的趨勢。全球晶片產業不再單純是市場競爭,更牽涉國家安全和地緣政治角力。台積電作為台灣經濟的「聖山」,不僅是技術和資本的集合體,更是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重要籌碼。
對香港及全球投資者而言,理解台積電面臨的政治與經濟雙重挑戰,將有助於更全面評估科技股的投資風險與機遇。未來,投資者或需更多關注政策風向與地緣政治動態,而非單看業績數字,才能在變幻莫測的市場中找到真正的「聖山」。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