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積電計劃於2028年量產先進1.4奈米晶片,繼續領先業界
全球最大合約晶片製造商台積電(TSMC)周三宣布,計劃於2028年開始量產先進的1.4奈米晶片,藉此鞏固其在半導體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台積電在新聞稿中指出,這款名為A14或14-埃(Angstrom)製程節點的晶片技術,將於2028年進入量產階段。A14是台積電繼2奈米晶片之後的下一代技術,2奈米晶片預計將於2025年底開始生產。
相較於2奈米製程,A14晶片在相同功耗下速度提升約15%,邏輯密度則提高約20%。此技術主要用於提升人工智能(AI)應用的處理速度,同時支持在個人電腦或智能手機上遠端運行AI運算。
晶片的奈米數越小,代表製程越先進,且能在單一晶片上封裝更多晶體管,從而提升整體性能。
此外,台積電本週稍早也被報導正在研發更先進的封裝技術,以提升晶片整體效能與效率。
作為全球晶片製造業的領頭羊,台積電受惠於人工智能快速發展帶動的晶片需求激增。公司上週公布的第一季財報遠超市場預期,並在美中貿易戰陰影下仍維持2025年的營運展望。
—
評論與啟示
台積電宣布2028年量產1.4奈米晶片,顯示其在半導體製程技術上的持續突破與雄心。這不僅是技術上的里程碑,更象徵著台積電在全球晶片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穩固。隨著AI應用日益普及,對高效能、低功耗晶片的需求急劇增加,台積電的新一代A14晶片正好對應這一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在2奈米晶片尚未量產之際,就已積極布局下一代製程,反映出半導體產業快速迭代的特性。這種前瞻性策略不僅有助於抵禦競爭對手,更能吸引如Nvidia等頂尖科技公司的長期合作。
然而,隨著製程技術越來越細微,技術挑戰與成本壓力也同步上升。台積電如何在保持技術領先的同時,控制生產成本並確保良率,將是未來關鍵。此外,全球政治經濟局勢,尤其是中美貿易關係,也可能影響其供應鏈和市場布局。
總括來說,台積電的技術進展不僅是半導體產業的風向標,也深刻影響著全球科技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對香港及全球投資者而言,持續關注這類技術動態,有助於把握未來科技趨勢與投資機會。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