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動工第三座晶圓廠,加碼美國投資計劃
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於星期二宣布,已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啟動第三座晶圓廠的建設,這是其在美國擴大投資與製造的重大舉措之一。
此舉恰逢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訪問台積電亞利桑那設施,他高度讚揚台積電致力於當地製造業的投資推動。
台積電董事長兼執行長魏哲家表示,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是「美國歷史上最大單一外國直接投資」。未來四年,台積電承諾在美國再投入1000億美元,使其在美國的總投資額達到1650億美元。
這筆投資大部分集中在亞利桑那州,該公司於2024年已開始生產先進晶片,並計劃再建造兩座晶圓廠。
台積電積極擴大美國製造業務,主要是為了回應美國政府,尤其是時任總統特朗普的要求,希望更多企業將投資留在美國。
增加美國本土的生產能力,亦有助台積電避開特朗普政府加徵的高額貿易關稅,當時特朗普亦曾威脅對半導體進口加徵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聲明,台積電額外的1000億美元投資預計在未來四年內為亞利桑那州創造4萬個建築工作崗位,並將帶來數以萬計的高薪高科技職位,未來十年能推動亞利桑那產值超過2000億美元。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為Nvidia和蘋果等科技巨頭提供關鍵晶片。擴大美國生產,亦可幫助這些美國客戶避開特朗普的關稅影響。
蘋果執行長庫克表示:「作為台積電亞利桑那首個及最大客戶,我們對美國創新的未來及其帶來的巨大機遇感到興奮。」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與AMD執行長蘇姿丰也對這個新設施表示讚賞。
—
評論與分析
台積電此舉不僅是企業擴張,更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重組的縮影。在中美科技競爭及地緣政治壓力下,跨國企業正加速將生產基地多元化,尤其是將部分核心製造轉移到美國這樣的戰略地區,以減少關稅風險和供應鏈中斷。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的鉅額投資,象徵著半導體產業對美國高科技製造能力的重視,也為當地帶來大量高科技就業機會,進一步推動美國經濟結構升級。然而,這種大規模投資同時也帶來挑戰,包括如何在本地培養足夠的高技術人才、應對成本上升,以及在全球供應鏈中保持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在地化」策略不僅是商業決策,更是政治經濟考量的結果。美國政府推動的製造回流政策,促使像台積電這樣的企業不得不重新評估全球布局,反映出未來全球產業鏈將更強調安全性和自主性,而非純粹的成本效益。
總括而言,台積電的投資不僅是晶片產業的重大里程碑,更是全球科技產業格局變動的風向標。香港及其他地區的企業和政府,亦應密切關注這波產業轉移潮流,思考如何在全球競爭中尋求自身定位和突破。
以上文章由特價GPT API KEY所翻譯及撰寫。